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規范市場秩序,去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干海參》,明確規定海參制作過程中除了食鹽,不允許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并且即使最差等級的海參鹽分含量也不能超過總質量的40%。
然而記者發現,在具體監管過程中存在許多困難。目前,海產品養殖由漁業部門監管,加工環節由技術監督部門負責,而流通銷售環節由工商部門負責,一些大企業很容易監督,但小商販在哪個環節做手腳,則難以掌握。特別是飯店,如果為圖便宜或是外觀好看采用一些手段,監督起來更難。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表示,一個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需要長期積累,如果發展不當可能毀于一旦,海參行業也應加強自律,從選種、育苗至銷售全部環節嚴格操作,防止三鹿奶粉事件等產業悲劇再次發生。
為應對這一問題,山東目前已專門成立山東省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加強品牌建設,規范市場秩序。據辛榮民介紹,目前山東省已建立起“膠東刺參”這一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制度,凡是使用標志的產品將受到嚴格檢測,以維護行業良好秩序。
除了海參優劣消費者要明辨外,怎樣吃海參也存在誤區。李建國說,海參的脂肪含量非常低,人體所需的一些高檔蛋白、氨基酸較為豐富,即食海參食用方便、原汁原味,但干海參經過泡制以后,營養更容易被吸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