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龍湖是一個人工淡水湖泊,跨四川廣元市、甘肅文縣和陜西寧強縣,主要湖區位于廣元市青川縣和市中區境內。
從1997年開始,青川縣引進太湖銀魚卵,在白龍湖人工放養獲得成功。現在,養殖太湖銀魚,已成為當地人的一條致富路。
引進銀魚幫助庫區移民致富
1996年秋,九三學社江蘇省委選擇了幫扶青川。
當年,寶珠寺水電站正好下閘蓄水發電,在縣境東部形成了70平方公里水面、庫容量26.7億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的西南第一湖——白龍湖。
庫區,3萬多移民剛好搬遷,還沒有真正安置好,更談不上富起來,大部分移民生產、生活還相當困難。
同年9月,九三學社江蘇省委的領導深入青川考察后,決定從水產養殖突破,引進太湖銀魚,幫助庫區移民致富。
11月12日,南京銀魚移植馴化中心主任張開翔等一行3人來到青川縣,著手合作開發白龍湖移植馴化銀魚事宜。隨后,南京銀魚移植馴化中心與青川縣移民開發公司簽訂了白龍湖移植馴化大銀魚和
短吻銀魚的合作開發合同書。
收獲銀魚品質最好長勢最佳
1997年元月初,張開翔從太湖運來了6000萬粒大銀魚受精卵,同年4月,他又帶來了孵化成胚胎幼苗的40萬尾短吻銀魚。
“我看到大銀魚了!”負責日常觀測管理的白龍湖船舶旅游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劉天寶,按張老的要求隨時在湖邊守候。有一天,他興奮地抱著電話對張老驚呼。
1998年8月中旬,白龍湖波光鱗鱗、湖面銀片閃爍。
青川縣政府分管領導、漁政部門和船舶公司職員,對整個湖區銀魚的密度和生長情況,開展了深度調查性試捕。
試捕的大銀魚,最長12.5厘米,平均長11厘米,平均體重5.6g/只;短吻銀魚長5.7-7.1厘米,平均體重0.92g/只。
“真沒想到白龍湖的銀魚品質最好,規格最高,長勢全國最佳!”73歲的老專家張開翔熱淚盈眶地感嘆。
次年8月,正式捕撈銀魚。大銀魚最長的有17厘米,短吻銀魚也有12厘米。
看著那乳膠般通體透明的銀魚,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只要我們把控好開頭,培植出一個最佳密度,白龍湖銀魚種,可以源源不斷20年!”張老稱,每年初再人工增殖一部分,白龍湖銀魚,一定會創造全國之最!
2000年元月初,張老在湖中搞起銀魚的人工增殖。前后忙了20多天,人工增殖7000萬粒銀魚卵。
成果顯著人均年增收千余元
白龍湖銀魚馴養成功的消息不脛而走。有部分庫區沿岸的移民夜半入湖,偷捕銀魚,開始黑燈瞎火,一船一網,而后借用燈光誘捕,發展到網中籠燈,水下誘捕。
“現在哪能捕啊,捕一條就毀掉上萬條呵!”張老聞訊趕到白龍湖邊制止。
白天,他同當地干部一道,挨家挨戶走訪移民,講明不能偷捕的科學道理。廣元市和青川縣兩級政府為強化白龍湖銀魚管理,出面協調了七八次,縣政府頒發了嚴管公告,配備了七八名公安民警,嚴格管理,扣押了100多艘船,搜繳了200多床網具,終于使秩序趨于正常。
“1999年開始,白龍湖銀魚就出口到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市場。如今,經過10余年的精心培育,白龍湖的銀魚品種是全國品質最優的。”據青川縣水利水產局調查,每年庫區銀魚銷售400多噸,產值2400多萬元,除去船只,網具等成本,庫區移民年人均僅此一項,就增收1000余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