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螃蟹產業已成為高淳縣名副其實的特色富民產業,除螃蟹養殖主業增收外,也帶動了漁具加工、包裝產品、飼料銷售等多個服務配套產業的繁榮,形成了一條流金淌銀的螃蟹經濟產業鏈。
漁具加工:小漁網織出大財富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高淳縣淳溪鎮楊家村的漁網大市場,由于正值螃蟹銷售旺季,市場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走進漁網大市場17號漁網經營戶楊桂龍的門面房內,記者看見楊桂龍夫婦倆和幾名工人飛快地接頭子、上倒須、上網片、縫中線……他們正根據客戶的要求趕制一批捕撈螃蟹的地籠網具。楊桂龍向記者介紹,他從1997年便開始從事漁網加工,最初只是將其作為一項副業。可近年來,漁網加工效益越來越顯著。于是,楊桂龍便將所有的精力轉向漁網加工,并逐步擴大經營品種。如今,他的漁網批發部主要經營大小蓋籠、無節網、小地籠等多個產品,除供應本地蟹農外,還銷往浙江、湖北、新疆等地,每年約銷售漁網5萬余條。“不愁沒訂單,就愁來不及做。”看著生意日漸紅火,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他笑著對記者說。
像楊桂龍這樣以漁網加工為業的農民,在楊家村占到半數以上。隨著我縣螃蟹養殖規模逐步擴大,這一帶的漁網加工業也得到蓬勃發展。從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產轉型到市場規模生產,形成了由經紀人帶頭的“產、加、銷”一條龍商品體系,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及東歐、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此之外,村里還先后成立村漁網協會、興建縣漁網市場、開辦漁具有限公司、注冊了漁具品牌……一舉將漁網加工緊緊連進螃蟹產業鏈條。今年1-9月,楊家村單是漁網加工,便為全村農民人均創收3000元,漁網總產值達1億多元,利潤4000多萬元,楊家村也因此成為全國有名的漁網特色村。
包裝產品:美觀實用亮出品牌
在縣水產批發市場包裝發放處,一摞摞螃蟹包裝盒、竹籃、標簽整齊地堆放在倉庫中,且都在醒目位置打上了“固城湖螃蟹”的標志,一旁幾名授權經銷戶正忙著挑選。
市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發放處統一為“固城湖螃蟹”品牌的授權經銷戶提供包裝產品,主要分為精裝、平裝紙盒和竹籃、標簽四種類型。現在倉庫里的上萬件包裝產品,大概一個禮拜前就被訂購一空。
和去年相比,今年各種螃蟹包裝產品價格沒有明顯變動,但每天都有上千件的交易量,銷售總量翻了一番。“各種包裝里銷售最好的要屬平裝紙盒和標簽。平裝紙盒售價2.5元一個,成本相對較低,加上今年的制作工藝較好,樣式又美觀,很多市場經銷戶都會選擇這種包裝。”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市場經銷戶都已經有了品牌意識,出售螃蟹時,都會亮出“固城湖螃蟹”品牌。
在市場附近的宏林包裝公司,袁經理告訴記者,輕便美觀的竹籃也是今年銷量較好的包裝類型,目前每天交易量大約700件,銷售額在1萬元左右。螃蟹節期間將是一個銷售旺季,為此公司已備足貨源。“今年螃蟹價格高,我們的銷售量應該會比去年提高大約20%。”她笑著說。
飼料銷售:螺螄冰魚供不應求
固城湖螃蟹之所以能保持河蟹鮮美無比的天然口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飼料投喂上,以活螺螄、冰魚等動物性飼料為主。為便于集中管理,我縣于2009年在縣城太安路設置了專門的螺螄市場,一般每年5月份或11月份市場便會迎來銷售旺季。
縣食品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今年5月份,螺螄市場交易最繁忙的時候,2000多平方米的市場內人山人海,場外排隊的車輛長達數百米,整個旺季足足“消化”掉螺螄近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5%。由于本地市場供不應求,現在螺螄的采購范圍已經拓展到江西、湖北等地。此外,今年蟹農對螺螄的鮮活程度、規格大小等方面要求明顯提高,很多蟹農都是直接驅車來到市場,現場購買,現場裝貨。
在冰魚市場上,目前全縣60%—70%的冰魚都是從螺螄市場附近的三座總儲量達1200噸的大型冷庫批量售出,再由各處的小型冷庫提供給蟹農。由于這里的冷庫制冷效果強,冰魚質量好,每天供應量已經達到500噸左右,但仍然供不應求。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目前市場的火爆程度,公司已決定年底再新建一座800噸的冷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