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記者從漢沽區營城鎮蔡家堡漁港碼頭了解到,今秋渤海灣對蝦增多,漢沽區大神堂村一漁船最高產量達到200多公斤,這是近年來從未有過的高產記錄。
據悉,過去每逢秋汛,正是渤海灣捕撈對蝦的黃金時節。
但是由于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原因,造成對蝦資源枯竭,致使許多捕蝦船不得不放棄捕蝦生產,改捕別的水產品。在蔡家堡漁港碼頭,船主畢先生介紹說,今年渤海灣對蝦資源多了,捕蝦漁船出海一般都能捕撈幾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
據了解,渤海灣對蝦資源之所以得到逐漸恢復,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實行了休漁制度,使對蝦得以繁衍生息。此外,本市水產部門和本市許多對蝦孵化養殖單位,實行公益性放流,向渤海灣放流了大量對蝦苗,也是渤海灣對蝦資源多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