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與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共同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認為,由于過去50年商業捕撈急速擴張,海洋漁業資源日益萎縮,可捕撈魚類越來越少。
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雜志2日刊登了相關研究報告。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教授丹尼爾·保利說,人類的海洋捕撈活動沒有可持續性可言,漁民把一個地方的魚捕完后,就向更遠的外海尋找新魚群。20世紀以來,這是一種“掃蕩式擴張”。
研究發現,從上世紀50年代起,商業捕撈活動從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向南擴張,平均每年的擴張速度達近一個緯度。到70年代末期,全球海洋商業捕撈以每年100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張。到八九十年代,這種擴張速度成倍增加,每年新增的捕撈覆蓋面積相當于一個亞馬孫熱帶雨林。
研究指出,目前沒有進行漁業開發的海域僅剩下外海不出產漁業資源的水域、北極和南極難以進入的水域及被指定為海洋保護區、僅占世界海洋面積0.1%的水域。
研究顯示,全球捕撈量從上世紀50年代的1900萬噸迅速增長到80年代末的9000萬噸,進入21世紀后又有所下降。
保利指出,這些數據表明,海洋中可捕撈的魚類越來越少,并建議人們減少對魚類的消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