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開箱查驗到接單放行,整個過程僅10多分鐘。記者日前從中山海關獲悉,為保證出口水產品的鮮活度,海關為水產企業量身打造了陸路轉關出口的新模式,水產出口存活率大幅提升。
據中山水產進出口有限公司劉經理介紹,此前該公司部分供港澳的塘魚除水路運輸外,還有一部分是以陸路運輸,在外市關區報關出口。這樣的方式運輸時間長、里程遠、成本高,而且鮮活魚怕高溫,長時間運輸成活率低,給出口造成了很大難題。
為此,中山海關為塘魚出口企業量身打造了陸路轉關出口的新模式,先后開辟了中山保稅物流中心至珠海橫琴口岸以及深圳文錦渡等口岸的轉關運輸業務。同外市關區的通關情況相比,每車次貨物的出口能減少運輸里程近150公里,節省運輸時間3小時,縮減運輸費用500元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