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國河蟹池塘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首次被搬上熒屏,這部“教科書”的核心內容是反映宜興蟹農科學養蟹的故事。記者昨天在宜興官林鎮農副業公司獲悉,目前,水產養殖戶相對集中的該鎮已經擁有莊建良等10多名水產養殖技術骨干,他們被水產養殖戶稱為“土專家”。這些水產養殖技術骨干常年到養殖場“巡診”,為一般水產養殖戶排憂解難。
宜興屬于典型江南水鄉,水產養殖面積逐年擴大。2005年養殖水面達到25.47萬畝,水產養殖總產量6.8萬噸,產值超10億元。其中,養螃蟹的農戶逐年增加。目前,宜興圩區水產養殖場相對密集,養殖方式有稻田養殖、圍網養殖、混合養殖等多種。今年,宜興市農林局選定430戶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水產養殖戶,接受水產專家技術指導,以期將他們培育成水產養殖戶當中的科技示范戶。目前,該市漁業科技示范面積已達1.2萬畝,輻射面積達15萬畝以上。
為了提高水產養殖科技水平,宜興有關方面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一批從事青蝦、河蟹、白魚等水產養殖的“土專家”應運而生。螃蟹養殖技術要求比較高,但掌握了養殖技術后就“簡單易行”。
目前,宜興農村螃蟹養殖面積逐年增加,有的地方螃蟹養殖面積接近甚至超過了養魚的水面。不僅如此,宜興官林鎮、楊巷鎮的一些水產養殖大戶還分別到本地的大浦鎮、丁蜀鎮以及臨近的金壇、江陰、丹徒等地承包水面養殖螃蟹,養殖面積也逐年擴大。據宜興農林局水產指導站統計,目前,該市河蟹養殖面積已達12萬畝,預計今年全市養蟹產值將超過4億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