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質污染鰻魚死亡誰之過?
——將樂縣鰻魚養殖場水體污染原因調查
今年“6·18”暴雨以及泥石流嚴重影響了途經將樂縣境內的省道304線。今年8月底開始,省道304線開始改建,這對于沿途的村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然而,令將樂縣大源鄉肖坊村鰻魚養殖戶王鴻始料未及的是,這樣一件好事反而成了他的夢魘: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鰻魚場面臨倒閉的危險。
鰻池竟成泥漿池
王鴻從事鰻魚養殖業已超過十年,是全國首家無公害鰻魚養殖企業的經營者,具有豐富的鰻魚養殖經驗。他告訴記者:“鰻魚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水質好的地方才能開辦鰻魚養殖場。鰻池每天都要換水兩次,否則會因鰻魚糞便中的氨氮增高,導致鰻魚發生病變,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死亡現象。”
從今年8月底開始,王鴻先是發現自己的養鰻水源明顯變得渾濁不堪,接著就是鰻魚的成批死亡,有時一天會死兩三百尾。當時,正值省道304線改造,會不會是道路改造對水源造成了影響呢?抱著此想法的王鴻溯源而上,眼前的一切印證了自己的想法:施工方直接把廢渣廢土傾倒進河里,河水夾著泥沙往下游流,導致鰻池水質變差,鰻魚大規模死亡。
12月21日,法制今報記者在省道304線萬安至旦溪段看到,向河道傾倒的廢土隨處可見,有些地方河道甚至已經被廢土占用了四分之三。在鴻福養鰻場的上游,還建有砂石加工廠,沖洗、分離砂石產生的泥漿直接排進河道里。這條充斥著廢土和泥漿的小河正是鴻福養鰻場里的鰻魚賴以生存的水源。
環保局聲稱無權查處
“我開始向主管部門反映情況,縣政府、水產、水政……但問題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最后協調的結果就是排污企業龍巖市恒達工程有限公司答應白天不排污,讓我們可以換一次干凈水。”王鴻無奈地告訴記者,“但是一次換水只能保持鰻魚存活,鰻魚的攝食明顯減少,正常養殖無從談起。而且下雨不是人為決定的,一旦下雨,河道兩邊的泥土沖進河道,又會產生污染,會讓我們措手不及。這樣的水質根本無法投苗,明年養鰻場可能會倒閉。”王鴻告訴記者。
將樂縣環境監測站的現場記錄和監測報告表明,代表著水質渾濁程度的懸浮物指標已經超過了《漁業水質標準》。將樂縣環保局的邱建輝副局長告訴法制今報記者:“從監測數據來看,可以說施工單位的行為和養鰻場的水體污染存在因果關系。”但是,因為向河道排放渣土的行為屬于將樂縣水政監察大隊查處,環保局只能將此情況進行移交。
水政監察只協調不查處
《水土保持法》第一條就規定:“廢棄的砂、石、土必須運至規定的專門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龍巖市恒達工程有限公司的違法行為為何一直得不到查處呢?對此,將樂縣水政監察大隊一位張姓大隊長告訴記者:“了解到此情況后,我們組織了協調,恒達公司和鰻魚養殖場達成了協議,恒達公司答應白天停止渣土的傾倒。”
既然施工單位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為何執法機構水政監察大隊不進行查處,而是進行調解?難道因為當事雙方達成協議,就可以視違法行為不見,任其夜間繼續違法嗎?對此,張大隊長沒有給出答復。
對于洗砂場,張大隊長也做了解釋:“施工單位與肖坊村簽了協議,由施工單位幫忙清理河道,從河中取砂。”但是當記者問及肖坊村有沒有權限許可施工單位的取砂行為時,張大隊長明確表示沒有。這樣自相矛盾的回答與施工單位一邊進行所謂“清理河道”的采砂,一邊將廢土傾倒進河道的行為如出一轍。如果企業是在違法,那么水政監察大隊這樣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呢?
畜牧水產局堅稱環保污染證據不足
在縣政府、環保局、水利局、大源鄉政府均表態將妥善協調處理此事的同時,將樂縣畜牧水產局卻堅稱施工方的違法行為并未污染鴻福養殖場的水源。畜牧水產局的肖大隊長表示:“王鴻聲稱養鰻場水質受到污染的證據不足,無法啟動相關調查程序。”環保局對鴻福養殖場的現場報告和監測記錄在肖大隊長看來,并不能證明鰻魚的死亡和水體混濁存在因果關系。
記者了解到,根據現行法規,因水污染引起的糾紛乃至訴訟,都應該由排污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畜牧水產局是否已經得到了施工企業提供的證據所以才如此堅稱養殖用水沒有被污染呢?肖大隊長告訴記者,并沒有收到相關的證據。
根據《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罰程序規定》,“主管機構在發現或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盡快組織漁業環境監測站或有關人員赴現場進行調查取證。”王鴻認為,將樂縣畜牧水產局在接到自己的投訴后,應盡快組織有資質的單位對自己反映的情況進行鑒定,而不是在面對渾水和死鰻的情況下貿然做出養殖用水沒有被污染的結論。
養鰻人無奈之下訴至法院
現在已進入鰻魚的投苗期,王鴻根據歷年來的養殖生產情況分析,2011年度鰻苗的最佳投放時間應在1月底之前,否則會導致養殖周期拉長,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若污染問題不立即解決,將嚴重影響鰻場下一年度的生產計劃,甚至還有可能導致無法投苗的結果。自己的養鰻場何時才能從污染中恢復正常生產,成了王鴻最關心的問題。王鴻認為將樂縣畜牧水產局行政不作為,已將其訴至法院并將于近期開庭。此案會有何種結果?304省道沿線的污染何時停止?記者將繼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