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元旦來臨,也是市民采購節日用品的高峰期,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農民瞄準“雙節”市場。蝦蟹暫養、鮮花需求、蔬菜供應等等,在服務市民、滿足市場所需的同時,濤雒農民也鼓起了自己的“錢袋子”。
暫養蟹搶占節日餐桌
“養殖的梭子蟹一般八月十五左右就可以全賣光,但也有不少養殖戶留了一手,留下部分特別肥的,等到過年時大賺一筆。”濤雒鎮東川村養殖戶趙先鋒已有八年海蟹養殖經驗,他的660平米的養殖棚里養了4000余斤梭子蟹。
暫養最重要的是溫度,一般控制在8℃左右,太冷了存活率就很低了。雖然海蟹收獲季節已過,濤雒不少養殖戶仍然留了一手,準備將部分螃蟹攢到春節前后大賺一筆。48元一斤收來的蟹苗,養殖數月后,在年前出售,可以賣到80元。
趙先鋒介紹說:“去年最高時可以賣到80元,今年會更高,買的基本上都是上門采購的大客戶,尤以上海、杭州等地最多。梭子蟹帶黃率達到80%就基本上不會再吃東西了,一般只給它們吃些小魚、小蝦,成本很低,絕對不會虧損。我們收起來的蟹苗48元左右,幾個月后最低也能賣到60元。”
節日鮮花賣火了
采摘、分類、包裝……12月28日,10多名農村婦女在高旺村的盛旺花卉基地里忙得滿頭大汗,她們正加緊包裝非洲菊。“說話就到元旦了,市場需求量自然大了起來,我們也更忙了。” 村民牟善華承包了2畝非洲菊,每畝年收入在3萬以上。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直徑 10厘米左右,形似向日葵,原產于非洲南部,現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切花,種植成本低,市場需求大,經濟價值較為可觀。2009年2月,高旺村的花卉大棚開始動工,逐漸建起了占地38畝的16個大棚,承包給了本村的8戶農民。大棚內栽種了菊花、玫瑰、百合等20多個品種,其中主要是非洲菊。
“日照的花卉市場很多要來進貨的,都被我們回絕了,沒辦法,我們已經簽了合約了,都銷往臨沂了,尤其是臨近元旦春節,花的需求量更大,供不應求啊!”銷路太好,因為不知道要把貨給誰,高旺村支書丁仕武也“發愁”。
品牌蔬菜供不應求
“我們這菜都是純綠色無污染。現在蔬菜價好,加上元旦春節快到了,每天忙的團團轉。”大棚主人下元二村丁建富正在薅油菜,油菜、茼蒿、小白菜,一棚一棚的綠油油,幽香陣陣。
他家種了兩個大棚,按照平時的批發價計算,一棚菜能收2萬多,到年節時再漲一些,一年兩個棚能收入到5、6萬元。在濤雒鎮,今年建起的下元蔬菜大棚的蔬菜已經上市,石梁蔬菜基地更因其品牌效應供不應求。
“我們石梁芹菜現在是2塊錢一斤,包裝盒的是40元一盒,一盒4斤。現在快過節了,都得加緊包裝,要貨的太多了,不賣給誰也不好。”東石梁村書記莊光合也是很“無奈”。
東石梁看準綠色種植帶來的高效益,成立了翠園蔬菜合作社,幫助村民共同打造“東石梁”牌生態芹菜。合作社的社員們紛紛表示,雖然節前市場供應讓他們忙得團團轉,可每個人的心里都樂開了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