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期廣東省各地陽光缺乏,氣溫持續寒冷。在持續低溫陰雨天氣下,水霉病極易發生。病魚體表長出象舊棉絮狀的毛,在水中焦躁不安,運動失常,產生與其他固體物摩擦現象,嚴重時,患處肌肉腐爛,病魚行動遲緩,食欲減退,最終死亡。
水霉病治療方法:1、用0.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全池潑灑,連續兩天,每天一次。2、分別用萬分之四濃度的食鹽和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3、用0.5ppm的福爾馬林全池潑灑,療效也可達到78%以上。
在水霉病高發時期,越冬的魚種尤其容易染病,而且由于魚體小、染病后無法救治,高聚碘是一種防治魚種水霉病比較理想的藥物。高聚碘的使用方法:魚種浸泡消毒,每立方米水體用藥10克,浸浴10分鐘-15分鐘;全池潑灑濃度為每畝1米深的池塘用100毫升-150毫升。魚種消毒要及時,盡量做到當天投放魚種當天進行消毒。近期也不要用食鹽消毒魚種,以免破壞魚體表面的黏液,引起魚種死亡。
目前,針對水霉病應以加強水質管理,預防為主。每天早、晚巡塘,監測水溫、水質,防止缺氧。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陽燈加溫,因燈光會引誘魚到池塘表層,易凍傷而染病。盡量不開動增氧機,以減少池塘水上下對流,從而減慢池塘底部水溫下降速度,達到保溫目的。對已出現凍傷或死魚的魚塘,應立即將死魚撈走,以免死魚腐爛污染水體,但不應立即對魚塘施放消毒藥,以防魚蝦產生應激反應而加速死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