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圖為1月21日養殖工人將撈上來的凍死鱘魚搬運到車上,準備運往倉庫。
截至昨日下午,榮成博海水產養殖公司位于桑溝灣海域的18個受災網箱內凍死的鱘魚全部被撈出,共計1092尾。桑溝灣大規模海冰出現在1月15日至16日,該公司養殖網箱內部分鱘魚被凍死,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0萬元左右。得知未來幾天,又有冷空氣來臨,可能形成新的海冰,該公司總經理殷傳洲為存活著的2000尾鱘魚的生存憂心忡忡。
1092尾幼魚凍死
“種魚”得以存活
據榮成博海水產養殖公司總經理殷傳洲介紹,從16日上午起,該公司3名養殖工人開始對凍死鱘魚進行打撈。截至昨日下午,18個受災網箱內凍死的鱘魚全部被撈出,共計1092尾。按照目前市場上鱘魚的收購價格計算,直接經濟損失達1300萬左右。
據了解,受災養殖區內共有成年鱘魚2112尾,幼魚1000尾,品種主要分為俄羅斯鱘、施式鱘、達烏爾鰉。殷傳洲說,在此次冰凍災害中,除直接經濟損失外,公司最大的損失在于凍死的鱘魚為省級科研攻關項目,已研發7年,成功后,將使我國北方漁業產業化養殖增添一個新魚種。
目前,讓殷傳洲欣慰的是,此次冰災凍死的鱘魚多為不耐寒的幼魚,不少成年鱘魚得以存活,將成為重新育苗的種魚。
救活10尾鱘魚
挽回損失15萬
“除了被凍死的鱘魚外,海面上還漂浮著10尾被凍傷的鱘魚。”博海水產養殖公司副廠長仲維良全程參與了凍死鱘魚的打撈,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第一次發現有凍傷鱘魚是在18日那天,他和2名養殖工人在養殖區打撈凍死鱘魚,突然發現死鱘魚堆里有一條鱘魚在游動,發現這情況后,他立即組織工人將這條鱘魚救上養殖船,并放下手頭一切工作,歸港對其展開施救。
“一條魚就是15000元,損失這么大,能挽回一點是一點。”仲維良說,這條鱘魚被安置在一個大型水箱內,養殖工人準備了一臺點熱泵24小時不停地實施充氧和加溫,最終將它救活。
在隨后幾天里,仲維良等人共發現10尾被凍傷的鱘魚,并對它們一一施救,最終將它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挽回經濟損失15萬元。
環境要求極高
暫時無處轉移
“我們把搶救回來的鱘魚及時入庫存放,以保證其品質的新鮮。”殷傳洲說,由于養殖鱘魚的經濟價值非常高,購買者對鱘魚的品質要求也非常高,為保證鱘魚的品質,他不得不從當地一家魚箱生產企業特意定制了一批1.6米長的魚箱,以便盛放凍死鱘魚。
得知未來幾天,新一股冷空氣及北風將重襲榮成,殷傳洲顯得憂心忡忡。他說,目前,公司養殖區內18個網箱內還有2000條鱘魚,未來幾天如果大幅度降溫,形成新的海冰,公司無計可施。
“如果可能的話,興建一個大型的室內養殖池,對海水溫度進行溫控,或許能避免冬季冰雪災害。”殷傳洲說,由于鱘魚體積大,經常性干擾鱘魚的正常養殖秩序,不利于其生長。同時,鱘魚對陌生海域水環境的要求極高,在榮成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轉移,到南方越冬不僅成本太高,還可能導致鱘魚大量死亡,因此只能選擇建設室內養殖池,進行災害預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