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東海灰鯧人工育苗技術研究獲突破性進展。上月底,由市水產研究所承擔的省、市重點攻關項目——東海灰鯧人工育苗技術研究課題,通過了由市有關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并通過了階段性中間驗收。這意味著,灰鯧這種深受市民喜愛的經濟魚類,今后進行規模化繁育養殖已成為可能。據了解,此項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該課題的主要研究攻關內容是:東海灰鯧的繁殖特性和親本培育技術;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技術。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研究人員對目前東海灰鯧的漁場、魚發、漁具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根據灰鯧魚的生態習性、洄游規律和繁殖特性,確定將東極、衢山附近海域作為親魚的捕撈點并定置流網。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最終成功獲得初孵稚魚(規格1厘米)約10萬尾,目前魚苗在育苗池中長勢良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