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股“刺參旋風”正席卷威海:“威海刺參”向全國推廣的品牌廣告語正在面向全國征集篩選,“威海刺參”養殖、加工等相關規章制度正在修訂完善,促進海參產業發展的意見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著眼于標準化、規范化,“威海刺參”吹響了品牌“沖鋒號”。
為加快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威海提出打造藍色經濟六大基地,海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舉足輕重。刺參產業一直是威海海產品生產加工的優勢產業。2009年,威海刺參總產量達2.94萬噸,占全國的30%、全省的50%,鮮參實現產值40億元。2010年,威海鮮參產量達3.24萬噸,產值60多億元。
無論是質量還是產量,威海都無愧為“海參大市”。但與這一產業的龐大產出和市場前景極不相稱的是,“威海刺參”品牌影響遠遠落后,大部分海參高端市場被獐子島、棒棰島、海晏堂等大連品牌占領,同樣的產品,威海刺參價格比其低30%左右。
2009年2月,“威海刺參”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商標”,邁出了創牌的關鍵一步。去年11月10日,威海召開海參產業發展現場觀摩會,《關于促進全市海參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隨即出臺。《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市海參養殖面積突破100萬畝,鮮參產量突破6萬噸,海參產業鏈產值達到200億元。
在全國市場打響“威海刺參”品牌,提高“威海刺參”的知名度和整體品牌價值,成為該市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該市一方面推廣普及海參知識和科學食參觀念,全方位提升海參養生文化價值;另一方面,深入探討海參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海參品牌規范運營等話題,搭設企業釋放更強的品牌效果的舞臺,提升“威海刺參”的品牌影響力,在更高的層次上推動“威海刺參”走向全國。
為此,威海發起舉辦了“提升海參產業素質,叫響威海刺參品牌”大型宣傳活動,舉辦了“我為威海海參產業發展提建議”、“我的海參不了情”有獎征文、“海參知識有獎問答”、“威海首屆消費者最喜愛海參品牌”、“威海刺參”全國征集品牌廣告語等頗富創意的主題活動。
今年1月,由農業部主辦的首屆中國農產品品牌大會發布了《2010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報告》,“威海刺參”品牌價值獲評45.62億元,位列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第六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