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特別報道:
一、養殖種類
全世界有魚類28000多種,已養殖利用的有166種,僅占全世界魚類種數的0.7%。中國有海洋魚類3248種,目前已養或試養的有59種。
中國幅員遼闊,海岸線漫長,烹調方式多種,人們口味各異,國人常有的“嘗新”習慣等,需要養殖各種魚類,且不斷有新的養殖對象推出。常常采用馴化、引種育種等多種方式來開發新養殖對象。
目前主要養殖的有:石首魚類的大黃魚、眼斑擬石首魚;鰭科魚類中的石斑魚;鯛科魚類;鲆科魚類:軍曹科魚類等。
國外引進種一眼斑擬石首魚、條紋狼鱸、大菱鲆、羅非魚、大西洋牙鲆、大西洋鳙鰈、塞內加爾鰨、歐洲鰨、云紋犬牙石首魚、虹鱒等。
二、苗種繁育
海水魚繁殖已有23科51種獲得成功。苗種繁育的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選育、雜交等種質改良已經起步。
石首魚類、鯛科、鲆科魚類的繁育技術己十分成熟,其中大黃魚育苗技術和數量位居第一。但石斑魚、花尾胡椒鯛、紅鰭笛鯛等名貴魚類的苗種自給率僅為10%,海區野生苗占40%,且苗源不穩,數量逐年下降。
提高海水魚類繁育技術的途徑有:親魚培育及性腺控制技術、餌料生物大規模培養技術、魚苗大規模培育技術(水環境控制、病害控制、餌料轉換系列、大規格魚種生產技術等)。
三、傳統網箱養殖
中國海水魚類的養殖方式有網箱、池塘和室內工廠化等,養魚產量58萬噸,而網箱是目前海水魚類養殖的主要形式,養殖產量占一半以上。
網箱的發展現狀和數量分布:傳統小型網箱的數量超過100萬只(海南6萬只,廣東15萬只,福建54萬只,浙江11萬只,山東7萬只)。
傳統小型網箱有竹筏式、木板式、鋼管結構三種形式,但傳統小型網箱存在很多問題:養殖容量小、抗風浪能力差、使用壽命短、養殖海區局限性大,造成自身和環境污染、魚病多、魚的品質差,已嚴重制約了海水養殖業的發展,并帶來一系列經濟、生態、社會問題。2001年飛燕臺風,福建省傳統小型網箱被毀,直接經濟
損失11.8億元。
四、深水網箱養殖
中國的深水網箱養魚,起始于1998年海南臨高從挪威引入全浮式HDPE重力網箱,之后浙江普陀、廣東深圳、山東榮成、威海、青島及浙江瑞安等地相繼引入,浙江嵊泗引進了美國制造的碟形網箱,并著力國產化。科技部將“深水網箱養殖技術與設施開發”項目先后列入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和“863”計劃,開始了—系列有關深水網箱的研究開發工作。成功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深水抗風浪網箱, 目前有關深水網箱的國家專利已近100項,已基本掌握了深水網箱的設施設備制作及養殖的關鍵核心技術。目前全國已發展深水網箱3800個,有深水網箱生產企業10多家,養殖種類達20多種,養殖總水體500萬米3,養殖產量超過1.6萬噸。
1.目前中國深水網箱的主要類型
重力式網箱,包括浮式與升降兩種:浮繩式網箱:碟形網箱。
2.中國深水網箱養殖近幾年取得的主要進展
(1)研發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多種抗風浪深水網箱。己開發出HDPE全浮式、HDPE升降式、浮繩式、碟型4種適合中國國情的深水網箱。確立了相應的國產化生產技術,制定了企業生產標準。
(2)確立了4種網箱的適宜海域,總結出了各自的優缺點。
HDPE全浮式網箱:操作管理方便,投餌簡單且可觀察魚群攝食,設備成本較低,但在海流中網衣漂移嚴重,容積損失率高,適于港灣及半開放海域:
HDPE升降式網箱:最大優點是強風大浪來臨時,可迅速降至預定水深,以保箱體與魚類安全,其他性能與HDPE全浮式網箱基本—致。
碟型網箱:抗風浪性能好,養殖容積損失少,比較適合較開放海域,但管理及投餌相對不便。
浮繩式網箱:操作管理較為方便,海流中容積損失率高,最大優點是制作容易,價格低廉。
各類網箱能適應東海區不同海域條件,養殖作業水深達15—40米,抗風能力達到35米/秒,抗浪能力達5~7米。并經過了歷年多次過境臺風的考驗。
(3)研制了相關的配套設施。研制了活魚輸送機、水下監視器、渾水海區水下監視系統、夜間警示裝置、魚體大小分級設施、移動式自動投餌機、網衣清洗機、可升降浮筒等。
(4)建立了適合國情的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技術,編制各類網箱的養殖技術操作規范。確立了綜合健康養殖技術,包括規劃布局、種類選優、放養規格、密度控制、餌料投喂、防污換網、安全防范、病害防治、記錄管理等內容的深水網箱綜合養殖技術,在網衣安全防護、減少網衣漂移、網衣防污損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養殖生產已步入產業化,全國沿海從北至南建立了20余個抗風浪深水網箱大型養殖示范基地。
(5)養殖魚類品質改善,銷售形式多樣,養殖效益初顯。由于養殖環境改善、養殖水體增大、養殖技術提高,深水網箱養殖的魚類品質明顯改善。養殖的大黃色在體型、體色、肉味等方面接近野生大黃魚,血液游離氨基酸中必需、呈味、鮮味等三類氨基酸明顯高于傳統網箱養殖的大黃魚而與野生大黃色接近,并可活包銷售,因而售價比傳統網箱養殖的大黃魚高3~10倍。
(6)深水網箱養魚顯示出六大優點。通過6個試驗點的規模化試養,深水網箱已顯示出獨有的優越性:拓展養殖海域,減輕環境壓力;優化網箱結構,抵御風浪侵襲;改善養殖條件,改進色類品質;加快魚類生長,減少疾病危害;擴大養殖容量,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產業水平。
3.當前我國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網箱配套設施有待進——步完善,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2)網箱適養種類開發滯后,形成產業化的種類較少;
(3)飼料效率較低,配合飼料普及率不高;
(4)養殖生產者素質還不適應深水網箱養殖的高技術要求:
(5)進一步拓展市場,以適應養殖水產品大量集中上市的特點。
下步應在網箱結構、養殖種類、餌料及投喂、環境管理、素質教育、產品質量、規模經營、配套設施上繼續完善提高。
南方漁網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