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成分為caco3,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 sanga,為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珊瑚蟲為腔腸動物,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形狀像樹枝。骨骼叫珊瑚石或簡稱珊瑚。產在熱帶海中。珊瑚可用于中藥,珊瑚的醫藥作用。
用途
(1)鵝蛋石,治療肺結核、咳嗽等,2)從柳珊瑚和鹿角珊瑚中分離出抗菌、抗酵因及抗原生動物的藥物。(3)可作工藝品。(實際是櫟珊瑚和核珊瑚)
特征
珊瑚的主要化學成分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形式存在,成分中還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折光率1.48-1.66。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較低,為1.34g/cm3。性脆。遇鹽酸強烈起泡。無熒光。
珊瑚的分類
外觀形態分有石珊瑚和軟珊瑚。
軟珊瑚與石珊瑚的區別 顧名思義當然是石珊瑚摸起來像大塊石頭,而軟珊瑚摸起來像塊肉似的啰!到底這個差別是怎樣形成的呢?雖然兩者分泌的都屬碳酸鈣骨骼,不過,石珊瑚分泌的骨骼是連續的,新分泌的骨頭接連著舊的骨頭,所以便形成連續的一大塊了;而軟珊瑚所分泌的,卻是彼此不相連的小骨針,所以整體觸感就是軟的。
生態角度分有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寶石或觀賞石
品種有:紅珊瑚、粉珊瑚、黑珊瑚、藍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喀麥隆珊瑚、中國海南珊瑚等。
紅珊瑚
紅珊瑚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屬于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八放珊瑚亞綱,軟珊瑚目、硬軸珊瑚亞目、紅珊瑚科、紅珊瑚屬。人們見到的紅珊瑚是殘留的骨骼。
紅珊瑚的生物學特點
生長區域:紅珊瑚生長于硬底、流急、無沉積物,特別是無陸源性沉積物的水質清澈,光照度低、低溫(8~20℃)海區。其中地中海紅珊瑚場最適溫度是10℃。紅珊瑚生長慢、壽命長,紅珊瑚從幼蟲附著后10~12年才性成熟,每年夏季產卵,其浮浪幼蟲是負趨光性。紅珊瑚是珍貴的寶石珊瑚,中國過去曾作為皇家貢品,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徒視紅色珊瑚為如來佛化身,他們用珊瑚來做佛珠,或裝飾神像。中醫認為,紅珊瑚可治病入藥。紅珊瑚屬珍貴珊瑚,它不但可以入藥,而且是名貴的裝飾品和工藝原料。在中國,紅珊瑚已是重要的出口工藝品。
角珊瑚
色彩繽紛的原因
珊瑚的顏色與其共生的藻類有關,例如:蟲黃藻。當珊瑚體內的共生藻數量下降時,會造成珊瑚白化的現象。珊瑚顏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藍色和黑色。寶石級珊瑚為紅色、粉紅色、橙紅色。紅色的珊瑚是由于在其生長過程中要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鐵,黑色的珊瑚是由于其含有有機質。珊瑚擁有繽紛色彩的能夠調節光線的螢光色素,對珊瑚共生海藻的影響以及對珊瑚適應明暗不同的環境有重要作用。
棲息地
珊瑚棲息于熱帶、亞熱帶海域,在陽光充足、水質清澈的淺海區形成。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于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適宜的溫度范圍是22℃~28℃,所以珊瑚礁、珊瑚島都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棲息地有:地中海、非洲紅海、西班牙、澳大利亞大堡礁、日本小笠原群島至琉球群島海區、臺灣基隆、高雄西子灣以及國立中山大學附近、屏東墾丁和澎湖列島、中國南海和加勒比海地區等。
關于珊瑚的有關保護法規在中國內地,珊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凡偷盜、破壞珊瑚行為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相應處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品種圖片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