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只在長江、嘉陵江等大江大河里野生的長吻鮠、原生于美國的叉尾鮰……將有望在成都本地實現大規模人工繁育和養殖了。昨日,記者從位于崇州市的國家級水產原種場了解到,經過幾年發展,原種場的第一批親代長吻鮠、叉尾鮰已經成熟,可在近期批量提供給省內外的繁育基地。
種魚全部來自于長江
據該原種場負責人熊陳介紹,像長吻鮠等魚類,只在長江、嘉陵江等大江大河里野生,由于攔河大壩等水利工程建設、人為捕撈過度等原因,野生長吻鮠已經越來越少了;而美國叉尾鮰原生地僅限于美國,如果能把這些稀少魚類大規模地引入人工繁育養殖,不僅可以實現較高的經濟價值,也將對漁業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長吻鮠一般在5月份產卵,可在6、7月份直接從長江里撈取原種魚卵或魚苗,等這批魚苗長到約2000克的時候,再提供給各繁育基地繁殖商品魚苗。“我們種場里的長吻鮠都是從長江里直接撈取到的……”據介紹,該原種場從2001年起開始修建,并于近幾年內陸續成功引入了第一批原種長吻鮠、叉尾鮰。
種魚全部住“別墅”
原種場魚池占地近300畝,從一口口魚池前面經過,大片的錦鯉不斷向人游來,而走到長吻鮠、叉尾鮰原種池時,綠幽幽的池子里卻沒有什么動靜,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總共才4000尾長吻鮠、2000尾叉尾鮰,就占用了40畝的水池,這么大的空間,相當于人住在‘豪華別墅’了……”工作人員介紹,由于種魚的特殊身份,種場對它們的生長環境、飲食結構、甚至安全保障級別都要比普通魚類高很多。
據了解,該原種場的長吻鮠、叉尾鮰如今已長到成熟期,可以進行繁育。“10月中旬,農業部漁業局將到園區來進行驗收,一旦驗收合格,我們的種魚就可以輸送到各良種繁育場進行繁育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