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本大震引發海嘯,不僅使日本沿海一些村莊和市鎮“幾乎成為一片廢墟”,而且卷走了眾多財物和生命。由此導致的財物損失和生命消失,目前還無法統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唐丹玲提出警示,還要警惕海嘯可能引起生態和系列相關問題。
唐丹玲博士是海洋生態遙感、生物海洋學及自然災害等方面專家,她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大的海嘯侵襲會造成沿岸植被破壞,沿岸生態系統將有改變。
唐丹玲指出,海嘯發生后,海浪卷雜大量的懸浮物進入海洋,將污染海域環境。比如2004年的海嘯就導致懸浮物長期漂蕩在海面上,透光度降低,影響海洋生態環境,一些需光量大的生物就會死亡。另外,巨大的海嘯也會將海底的深海生物卷到海面,環境的改變也將導致這些深海生物的死亡,進而導致食物鏈的改變。
此外,海嘯還可能引發藻華污染。由于地震海嘯破壞了海岸環境,并可能有大量陸地營養鹽被卷入海洋,引起沿岸海水富營養化。如果海水溫度上升,有可能形成大面積藻華,造成一系列生態問題和水產養殖相關問題,比如對漁業、旅游業產生較大影響。日本食品以水產為主,若水體含有毒素,通過生物鏈會傳導到人體。好在目前日本,特別是東北,天氣還比較冷,不易形成藻華 但是也要提早注意。
再一個就是核電站泄漏問題,也可能引起生態災害。人是可以躲避的,但動植物不能。日本是多地震海嘯的國家,希望這次能夠盡快挺過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