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后一段時間,食客在日本料理店吃到的可能只是“日本做法的料理”,而不是“原料來自日本的料理”了。記者采訪我市多家水產品進出口企業得知,我市從日本進口海鮮數量不多,少數經營這項業務的企業,已經聯系不上日本供貨商,只能靠存貨維持市場。
廈門鷺海勝食品有限公司經營三文魚片、天婦羅粉、北極貝、金牌咖喱、鱈魚片等日本料理食材,是多家日本料理店的供貨商。昨天,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大地震對于日本海鮮的供應有較大影響,好在公司保存有較多存貨,還能供應一陣時間,但究竟能維持多久,目前不好說,要看市場需求情況。
大有食品、盈盛食品等企業負責人則說,一年以前公司還從日本進口秋刀魚、魚卵等日本海鮮,但最近一年業務量銳減,主要是日本海鮮供貨價格漲得很高,不合算。“大地震對海鮮的影響肯定很大,今后即使恢復供貨,也擔心有污染。因此,較長時間內不會從日本進口海鮮了。”
中埔水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說,批發市場很少有日本海鮮,主要是美國、澳大利亞的海鮮。星輝海產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說,公司的進口海鮮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韓國、朝鮮,沒有與日本打交道。據他所知,廈門企業很少從日本進口海鮮,多數日本料理店的秋刀魚、多春魚、八爪魚等,其實產自韓國、朝鮮或中國臺灣。此外,在山東等地,已有多家企業應用日本的養殖技術和種苗,生產鮑魚、扇貝等,對外也稱是“日本海鮮”。
針對媒體報道的因日本海鮮斷貨,導致中國臺灣日本料理店紛紛尋找替代食材一事,我市多位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不一樣,中國臺灣曾被日本統治多年,生活習慣受日本影響較大,與日本的貿易往來也更密切,因此臺灣的日本料理店較多采用日本食材。而中國大陸可能因為歷史原因,并不熱衷從日本進口海鮮。
有消費者表示,大地震污染了日本海域,會對海洋產生長期污染,今后即使日方恢復供貨,也不敢吃日本料理了。對此,東京都、大口等多家日本料理店經營者均表示,日本料理指的是菜系來自日本,并非原料來自日本。其原料來自世界各國,像三文魚是來自澳大利亞,金槍魚來自美國,“走在大街上,處處都能買到日本料理食材,因此日本料理店不會受大地震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