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一家日式料理店的廚師正在制作生魚片料理。記者從市食藥監局等單位了解到,目前上海水產品質量無任何異常。
針對部分市民手機短信、微博收到“海鮮受核污染”、“不要再吃海鮮”等傳言,市農委、市食藥監局、市商務委等5部門昨日緊急澄清謠傳。本市供應的海產品主要來源于江浙滬東海近海養殖和捕撈,相關海域未受到日本核污染影響,進口海產品經過嚴格檢驗,市民可放心食用。
記者同時獲悉,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督站將即時展開海洋及其海水輻射監測。有關專家也表示,說海鮮受污染無理論依據,市民勿信。
日本海鮮
僅秋刀魚在售且是存貨
昨日,記者在久光百貨南京西路店看到,帝王蟹、烏賊生魚片、金線魚、黃花魚等皆在生鮮專柜出售,長長的專柜,從前到后都站著顧客們在挑選。售貨員介紹,這些品種大多來自俄羅斯、大連等地,來自日本的只有秋刀魚。
記者在專柜上看到,一袋(兩條)秋刀魚,售價21.8元。售貨員解釋,重災區宮城縣是秋刀魚的著名產地。不過,因為這些冷凍產品保質期較長,有半年至一年,所以目前日本地震對超市在售秋刀魚沒有太大的影響,倉庫內仍有存貨。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透露,上海每年消費80萬噸水產品,水產交易130萬噸。日本水產數量因為微乎其微,不列入統計范圍,其海鮮多以長腳蟹、鲺魚、秋刀魚為主,前兩者都未到上市季節。
上海海產品
生產海域未受核污染
市農委透露,本市供應的海產品主要來源于江浙滬東海近海養殖和捕撈,根據目前國家海洋、環保、氣象部門的檢測,東海海域未受到日本核污染影響,漁業生產正常進行,海產品供應正常,市民可放心食用。
市商務委表示密切關注水產市場情況,配合質檢部門在流通環境中加強監測工作。目前,該部門沒有收到水產污染情況的報告。
本市海洋捕撈“大戶”上海水產集團則表示,他們捕撈的水域都在遠洋,并不在近海區域,不受此次地震影響。
本市有關食監部門將加強對本市包括水產品在內的相關食品放射性物質的檢測。
市工商部門在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中也未發現此類現象,未接到群眾關于食品受到核污染的反映。同時,工商局已根據衛生部、市食安辦的要求加強了此類情況的收集。
即便有污染
從日本至滬也稀釋了
根據國家海洋局東海監測中心海洋環境應急監測海上外業調查的最新結果,目前上海市海域海水質量穩定,未受到福島核泄漏事件的影響。
上海市輻射環境相關應急專家分析,日本目前尚無海洋受核污染的報道,不能僅憑一兩條傳言就妄下定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大氣核輻射物質掉落到海里或者海洋受微量輻射,但海洋自身的稀釋能力很強,從日本到上海,就算是直線距離,也早稀釋了。
來自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的專家教授昨日均表示,日本因地震引起的核電站爆炸而導致的放射性物質泄漏范圍有限。考慮到風向、洋流、距離、位置等各種因素,“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物質通過洋流、大氣等途徑對上海地區的淡水養殖區和近海養殖區造成放射性污染的可能性不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