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一帶,最近海上到處漂浮著一只只白色的浮子,一艘艘流刺網作業漁船穿梭其間,或布網,或起網,忙碌不停。
不過,船老大們現在也越來越發愁。現在每次撈上來的數量越來越少了,魚也越來越小了。“說不定那天,連幼魚都撈不到了”。
其實,漁業部門也有這種的擔心。
有調研報告顯示,象山港馬鮫魚濫捕現象日趨嚴重,如不加以控制的話,極有可能重蹈大黃魚覆轍,成為下一個瀕臨滅絕的魚種。
捕魚旺季鮮見5公斤重的馬鮫魚
漁船船主吳老大是土生土長的象山人,已經捕了20多年馬鮫魚了。
他說,以前,一網下來少說都有四五百斤,現在只有兩三百斤。
“今年的馬鮫魚明顯少了。運氣差的時候,只能兩手空手回來。”說起今年的收成,吳老大就愁眉苦臉。
吳老大說,這幾年,捕撈漁船搭載的網具量劇增,但網眼規格越來越小。
按規定,捕鮫船作業時,投入海中的流刺網,網眼不得小于90毫米。
但是,目前一般生產的網具網眼絕大部分都小于80毫米,有的只有60毫米,幼魚也難逃一劫。
從今年捕獲的馬鮫魚來看,大多數是1公斤左右的小魚,5公斤的大魚已經很少見了,而以前,馬鮫魚捕上來的都是大多是“大個子”。
濫捕嚴重,象山港馬鮫魚或成瀕危魚種
其實,象山港馬鮫魚被過度捕撈的現象早已引起了明眼人的關注。
根據不完全統計,象山港內捕撈馬鮫魚的漁船,包括來自鄞州、象山、奉化、寧海、北侖及舟山等地的有證捕撈船,再加上無證的,總數在1000艘左右。
早在去年,鄞州區漁業技術管理服務站就曾拿出一份調研報告,認為象山港馬鮫魚濫捕現象日趨嚴重,如不加以控制的話,極有可能重蹈大黃魚覆轍,成為下一個瀕臨滅絕的魚種。
寧波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處長陳錫剛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如再繼續過度捕撈,特別是捕撈產卵親魚,有可能象山港馬鮫魚將成為下一個瀕危魚種。
而且,更要命的是,馬鮫魚目前還不能夠人工養殖。
鄞州漁業技術管理服務站的漁業專家建議,有關部門一定要嚴格控制捕撈漁船和捕撈網具數量,而且要對網具網眼規格進行嚴格控制,杜絕“殺雞取卵”式的捕撈行為。
將用十年恢復象山港馬鮫魚資源
2010年9月,寧波組織有關專家申報象山港馬鮫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去年11月25日,農業部公布了第四批60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獲批名單,象山港藍點馬鮫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名列其中。
這個保護區的面積為391.76公里。
目前,寧波已著手制訂并實施馬鮫魚資源管理規定,并將建立有效的保護區管理體系,實時跟蹤監測保護區內的馬鮫魚資源變動情況。
根據計劃,五年內,寧波將通過增殖放流和資源保護使馬鮫魚的資源量逐年遞增。
十年內,恢復象山港馬鮫魚種質資源量,達到或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年產200噸以上。
遭過度捕撈的象山港藍點馬鮫魚將有望在保護區得到休養生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