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月27日,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在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要求,今后一個時期,堅定不移地走政策性漁業互助保險發展道路,是推動漁業風險保障事業發展、實現漁業互助保險工作新跨越的關鍵所在。
牛盾強調,協會要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扶持農業保險的有利契機,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推動漁業互助保險工作向前發展。一是積極爭取中央財政保費補貼政策。自2008年以來,農業部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漁業互助保險保費補貼試點,試點工作實施3年來,示范和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僅試點地區就落實地方各級財政配套補貼資金3600萬元。二是堅持漁業互助保險特色。堅持走互助合作道路是推動漁業風險保障工作的一條有效途徑,要堅持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依托漁港監督、漁船檢驗、漁政三支漁業執法隊伍,依托技術推廣、科研院校技術支撐和廣大漁民群眾共同參與,將服務漁民的網絡窗口前移到第一線,從而有效避免商業保險所無法解決的及時賠付和道德風險等問題。采用互助保險的形式推動漁業風險保障事業的發展,既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滿足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三是要把漁業互助保險放到現代漁業發展大局中來謀劃。科學制訂《漁業互助保險發展"十二五"規劃》,不斷拓展服務范圍和內容,逐步實現漁業領域風險保障的全覆蓋。牛盾還對協會自身建設和加強漁業互助保險風險管控提出了要求。
中國漁業互保協會是1994年農業部主導成立的第一家全國性農業互助保險組織。到目前為止,協會已累計承保漁民557萬人次,承保漁船35萬艘次,提供風險保障3850億元,累計為7000多名死亡(失蹤)漁民、4.47萬多名受傷漁民和4.44萬多艘全損或部分受損漁船支付經濟補償金達11.46億元。
農業部黨組成員、人事勞動司司長梁田庚和農業部相關司局領導、會員代表共170多人參加了會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