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塊塊的石料投放入水后,濺起大片水花。昨天,兩艘石料投放船在開發區石嶺子礁海域作業,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石嶺子礁人工魚礁項目已初步成型,并開始產生效益。
“建設人工魚礁,實際上是筑巢引鳳。”石嶺子礁人工魚礁施工方負責人汪顯剛說,“現在已見效益了,人工魚礁區域里聚集了很多魚,有鱸魚、黑頭、黃魚等等。投下魚鉤,一會兒就有魚咬鉤。”
石嶺子礁海域海底以前是光禿禿一片,投放人工魚礁后可以附著藻類和貝類,并能吸引其它魚、蝦、蟹、貝等到礁區內棲息,豐富海洋生物資源,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鏈。
截至目前,這片海域已經投放石料9.38萬立方米,經處理后報廢的漁船56艘。
開發區海洋與漁業局高級工程師劉元剛告訴記者,建設石嶺子礁海域人工魚礁不僅可以保護、修復漁場環境和漁業資源,還可以發展以游釣為特色的休閑漁業游項目,將會帶動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漁業產業結構調整。
以人工魚礁建設為依托,在近年來深水網箱養殖實驗的基礎上,開發區還加快了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發展步伐,探索深水網箱養殖方式和品種的多元化,在薛家島前海竹岔島以西石嶺子礁以東的深海海域,構建了一個以深海抗風浪網箱養殖和人工漁礁資源增養殖為特色的海洋牧場,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
“到2012年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達5億多元,上繳稅收9000多萬元。”劉元剛說。此外,以石嶺子礁人工魚礁為依托,開發區將打造以深水網箱垂釣、網箱投餌、人工魚礁區垂釣、人工魚礁區潛水體驗和采撲、海上品嘗海鮮、海上住宿休閑等為特色的精品休閑漁業,帶動全區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石嶺子礁海域人工魚礁項目投資2.2億元,于去年4月29日正式啟動。其中一期工程投資4500萬元,在巖礁底質海域建設人工魚礁30萬空方,礁區面積為200公頃。二期工程再投資1.7億元,在石嶺子礁建設海上游釣潛水平臺,引進大型船只等游樂設備,建設高標準海上娛樂設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