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后,東京電力公司曾將大量放射性物質含量較低的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另外,核電站內部的核污水也有可能已通過土壤滲透到海水之中。此前的檢測發現,核電站周邊海域的海水中放射性物質嚴重超標,在附近海域捕撈的海產品中也出現過輻射監測超標的問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對策本部6日決定擴大對海水污染以及海洋生物所受影響的調查。目前,東電公司負責福島核電站周邊30公里海域,文部科學省和海上保安廳負責30至40公里海域的海水監測。但由于放射性物質可能已經擴散到更廣的范圍,因此調查的范圍將擴大至宮城和茨城縣一帶的海域。海水的采樣點也將從現在的48處增加到105處。此外,日本水產廳也制定了針對海洋生物的放射性物質檢查的基本方針,并將青花魚、秋刀魚和鮭魚等回游魚類也納入調查范圍。今后各地要每周對當地的海魚進行輻射檢查,只有輻射值低于標準才能允許漁民下海捕魚。
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在5日的記者會上預測,因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而流入太平洋的放射性物質隨著黑潮(即日本暖流)而擴散,1至2年后將到達美國及加拿大的西海岸。不過,到達北美海域的放射性物質的濃度極低,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