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米東區一魚塘大批魚突然亡 養殖戶疑水污染
發布時間:2011/5/9 9:16:39 來源:烏魯木齊在線 編輯:羅詩吟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一周前下了一萬七千元的魚苗,現已死得差不多了。”養殖戶馬金明從魚塘扔出幾條剛死的魚,岸邊草地上大大小小的死魚有好幾百條,大的有800克,小的不到100克。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5月6日,在米東區羊毛工鎮臥龍崗村,前往魚塘的路上,扔滿了死魚。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羊毛工鎮臥龍崗村魚塘的魚,半個月來大批死亡。
“一周前下了一萬七千元的魚苗,現已死得差不多了。”養殖戶馬金明從魚塘扔出幾條剛死的魚,岸邊草地上大大小小的死魚有好幾百條,大的有800克,小的不到100克。
目前村里已有五六家養殖戶的魚出現大量死亡現象,上午放的魚苗,下午就開始陸續翻肚子,養殖戶懷疑是水污染導致。
渠水進魚塘 魚開始死亡
臥龍崗村養殖淡水魚已有近半個世紀,共有魚塘3000多畝。養殖戶馬志強家承包了20畝魚塘,家里經濟來源主要是魚塘收入。4日他試探性地撒了一千塊錢魚苗,早上撒下去,下午就死了不少。
6日,記者看到魚塘旁有條渠里的水幾乎是灰色的,不時散發著一股臭味,原來這是一條泄洪渠,養殖戶們換水用的都是渠里的水,沒有別的選擇。“今天有風,沒風的時候更臭。”養殖戶李作良說。
記者隨村民查看了十余個魚塘,每個魚塘上都或多或少漂著死魚,岸邊也散落著不少死魚。有的魚塘邊上密密麻麻都是魚的尸體,有的已經成了魚干,有的則是剛撈上來的。
李作良承包了30多畝的魚塘,投放了2噸的魚苗,如果魚不死,到了七八月,他可以收入20噸的魚,但現在即使魚苗不再死亡,他仍然無法收回成本。
另一位村民李作明承包了兩塊魚塘,一周前下了38000尾魚苗,現在近8000尾都死了。
李作明的魚塘之前一直用的是雪融水,沒有出現魚苗大量死亡的現象。
李作明說,5月2日,魚塘和水渠之間開了一個口子,他引了大約20公分深的渠水進魚塘,第二天早上魚就開始死。他撈出一條剛死的魚,魚鰭和魚尾呈現出紅色。
有著十幾年養魚經驗的李作明說,這樣的魚是中毒死的,正常魚的魚鰭應該是灰黑色的。李作明說:“我們都懷疑是渠水受了污染,魚才死的這么厲害。”
看著一條條被浪沖到岸邊的死魚,李作明使勁咂了口煙,挽起袖子,站在魚池里開始撈死魚。“不撈出來把水都弄臭了,這能咋辦啊。”李作明扔了沒吸兩口的煙說。
據養殖戶反映,約在三年前,臥龍崗村就不能養白條、五道黑、鯽魚了。只要一放這樣的魚苗,準死。只能改養草魚、鰱魚、鯉魚這樣成活率比較高的魚。
渠水氨氮超標 打井資金不足
5月3日,從事魚病防治工作5年的技術員林海,聽說村民魚苗死亡的事后,來到臥龍崗村為村民做了簡單的水質監測。通過試劑檢測,渠水中亞硝酸鹽輕微超標,氨氮超標很多。林海說,由于他做的只是簡單的檢測,水中很多成分他無法檢測出。根據目前的情況,村民必須用水質好的水來養魚。
為了減少損失,村民李作良買了一種降氨氮的藥,一公斤20元,撒了價值800多元的藥,“不撒藥死得更多,貴也得用。”李作良重重扔掉手里的死魚,一個勁搖頭。有的村民往魚池撒了石灰水、鹽水等來改善水質,但都沒有減少魚苗的死亡。
“原來這里的鳥特別多,這兩年野鴨子不來了,天鵝也不來了。”李作良指著不遠處的一塊濕地說。
據了解,去年該村也出現過大量死魚的事。去年6月底,一村民的魚塘滲了渠水,當時魚已經要上市了,價值20多萬的魚幾乎在一夜之間全死光了。
臥龍崗村村委會主任馬志瑞說,該村的淡水養殖水域約有3000多畝,并于2009年成立了臥龍灣淡水養殖專業合作社。180多位村民加入了合作社,主要是為了改變養殖戶各自為戰、比較落后的傳統養殖方式,方便技術交流、信息咨詢。
馬志瑞說,該村有兩條水渠,一條由猛進水庫流入八一水庫,除了排洪,也承載了沿線及其它支干部分污水的排放。另一條則是經過三道壩工業園流進村里的,最后流進八一水庫,但是兩條水渠的水都不適用于淡水養殖。村里想要打井,資金又不夠,由于水源問題無法解決,村民只得用渠水養魚。
羊毛工鎮副鎮長金保東說,若要打一口300米深的井,每米約700元的費用,政府可以補助50%的費用,剩下的需要村民自籌。只要村民自籌的資金到位,就馬上可以打井,解決淡水養殖的水源問題。但臥龍崗村的自籌資金不能到位,所以水井一直沒能打。
馬志瑞算了算賬,村上的3000多畝養殖水域,大概需要十口300米深的水井來解決水源問題。每口井加上水泵等其他費用,大約需要25萬元,十口就是250萬,即使政府補貼了,剩下的費用村民也交不上來。
“想打井來解決水源問題,已經向鎮上打了申請,但動員村民好幾次,村民的自籌資金都交不上來。自籌資金不到位,水井一直打不成,這養魚沒有水,村民不用渠水咋辦?”馬志瑞看著魚塘上漂著的死魚無奈地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