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去冬今春以來,湖北省黃石市降雨比歷年同期均值偏少5成,盡管5月初黃石地區降雨10多毫米,但由于近期氣溫升至30攝氏度以上,江河湖庫水位普遍偏低,全市蓄水約10億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偏少2成,致使黃石市大冶、陽新等地局部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旱情,近萬人出現飲水困難,部分湖泊漁業受災較嚴重。
來自水利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受旱面積31萬畝,其中大冶9.4萬畝、陽新21.2萬畝、黃石郊區0.4萬畝,有近萬人出現飲水困難,主要受旱鄉鎮有大冶的陳貴、金湖、茗山、劉仁八、殷祖及陽新的黃顙口、太子、排市等地,其中黃顙口鎮的三洲、海口等村部分村民出現飲水困難。
漁業方面,黃石城區、陽新縣共計51900畝水域(包括塘堰、精養魚池及其他)受災,成魚、魚種等魚資源經濟損失達1.87億元。受干旱影響,大冶湖9日水位僅為14.87米,比2010年同期降低1.91米,受災面積達96000余畝,漁業損失較大。以養殖戶曹勇等人承包的2000余畝大冶湖水域為例,年初,他們投入近30萬元在大冶湖圍欄養殖花鰱、白鰱、鱖魚、螃蟹等水產品,但受干旱及大冶湖開閘放水的影響,水位下降致大部分圍欄水域成了淤泥灘,造成損失約25萬元。
旱情發生后,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地迅速組織力量,全力抗旱保農業生產生活用水。大冶、陽新等地鄉鎮村組組織力量全力搶修灌溉溝渠,如黃顙口鎮三洲村組織機械和勞力全力搶挖溝渠,架設臨時泵站從長江提水供村民飲用和灌溉。陽新縣調度富池口關閘蓄水,目前富河水位已抬高2米;大冶市已調度大冶湖大閘、四顧閘關閘,同時調度35座水庫放水,全力支持抗旱。此外,各地還充分利用小型抗旱泵站全力灌溉。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90余萬元,投入抗旱勞力近2萬人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