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茂南區做大做強羅非魚產業紀實
進入4 月份,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茂名偉業羅非魚場等茂名羅非魚“金三角”的養殖戶就開始忙碌起來,因為新一造的魚苗投放時間到了,今年的收成又豐收在望了。
這段時間,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就像過節一樣,人頭涌涌。已經定好魚苗的養殖戶,都來分配自己的魚苗;還未訂購的,也想來看看魚苗的成色和品種質量。看著這些魚苗,就像看到了今年的收成,因為,要建新房,購買新的家私、電器,供小孩上學,所有的家庭費用都在這里,對于這些羅非魚養殖戶來說,這是他們一年的希望所在。難怪養殖戶高興地對筆者說:“幸福從魚開始,一條羅非魚帶著我們走上幸福路!”
政府科學引導,部門積極指導,政策優惠扶持,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茂南奏響了一曲現代漁業引領農民致富的新歌
茂名市委、市政府,茂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一條魚工程 ”建設工作,市政府出臺了《加快建設茂名市羅非魚“金三角” 產業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對我市羅非魚“金三角” 產業基地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科學的部署。茂南區委、區政府更是把“羅非魚”作為漁業的重頭戲和重要產業來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該項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把“一條魚工程” 作為茂南人民奔康致富,建設幸福茂南的有效途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發展羅非魚產業的優惠政策,出臺了有關獎勵政策文件,科學地引導龍頭企業做強做大示范基地,每年區財政都安排了一定羅非魚科技發展資金,全區投入發展羅非魚產業資金不斷加大,如三高良種繁殖基地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1100多平方米的奧尼魚苗孵化車間、4500多平方米的魚苗培育車間、1200畝高標準親魚繁育池塘和1200多平方米的科技綜合樓等,該基地的建成,成為了全國首家工廠化生產,專業化培育,全國最大的羅非魚生產 基地。所以該基地 先后通過了省級、國家級羅非魚良種場資格驗收,被評為廣東省羅非魚科技創新中心,先后獲得廣東省科技成果三等獎;廣東省科技廳一等獎;“三高奧雄”牌奧尼魚苗和羅非魚(成品魚)分別獲廣東省(農業類)名牌產品。經過多年發展,該區已建成茂名海名威水產科技公司等一批羅非魚生產、加工、出口基地,羅非魚在該區由低值魚小角色一躍成為行銷國內外的知名品牌魚,成為我市農業中引人矚目的主角之一。全區現有種苗生產基地面積5600多畝,年產優質羅非魚種苗6.2 億尾, 是我省 乃至我國 規模最大、質量最優 的羅非魚良種生產 基地。目前,茂南擁有羅非魚種苗場十多家,羅非魚養殖面積近5 萬畝。羅非魚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引導農民致富的渠道日益擴大。全區從事羅非魚養殖的養殖戶達4000多戶,創造了3萬個就業崗位;從事 羅非魚運輸、銷售的人 數達3000多人,人年平均收入2萬元以上;從事羅非魚加工的企業創造勞動崗位3300多個,人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打好“三張牌”,做大做強羅非魚產業
茂南按照現代漁業的發展思路,積極實施名牌戰略,致力打好羅非魚產業的“三張牌”。一是“名牌”。經過多年的發展,茂南已建成羅非魚種苗生產和羅非魚商品魚生產兩大基地,有“中國羅非魚之父”之稱的中國羅非魚權威專家、上海海洋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思發先生,在茂南區作學術報告時稱:全球羅非魚產業看中國、中國的羅非魚產業看廣東、廣東的羅非魚產業看茂名、茂名的羅非魚產業看茂南,茂南繁殖的羅非魚種苗在茂名當年養殖每尾可達1公斤。目前,該區已建成以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茂名市偉業羅非魚良種場為龍頭的工業河兩岸長達5公里、縱深1公里地段的二十幾家羅非魚種苗場,構成茂南“水產科技長廊”,形成了我省乃至我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羅非魚種苗生產基地。三高良種繁殖基地定期邀請中國著名羅非魚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等到該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對羅非魚選種育種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通過電腦跟蹤監測,對奧本奧尼羅非魚雜交子一代與不同品系羅非魚生長期性能長期跟蹤測定,以及人工誘導研究和生物工程誘導YY 超雄性羅非魚技術生產試驗,找到最適合羅非魚生長的辦法,并自行研制出一種高效、高能、抗病力強的生物類魚粉——“奧雄一號”,促進了魚苗的生長,縮短了生長周期。從1996年至今,三高良種繁殖基地李瑞偉經理先后從美國等五個國家引進了二十八個品系的羅非魚親本,進行生物工程處理、雜交、培育,經多次研制試驗,終于研制成功。通過自然繁殖,不需加任何藥物,雄性率達99%以上, 飼料系數低,生長快的新一代超雄性奧尼魚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已納入國家863跨越計劃項目。更為可喜的是,該基地依靠中國科學院高新技術,不斷創新,已研究出根據不同的水質、氣候環境、魚塘狀況提供魚苗最佳生長的養殖技術,免費提供給養殖戶,深受廣大養殖戶歡迎。所以養殖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魚塘的具體情況選擇魚苗,確保養殖達到最佳效益,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這一創新,開創了羅非魚發展的又一先河。二是“綠牌”。羅非魚產品作為水產品的主導品種,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在出口貿易中,由于我國
產量、出口量越來越大,非常有可能在國際貿易中遇到各種類型的壁壘。因此,該區未雨綢繆,改革制定建立羅非魚“綠色”生產計劃。為了確保產品質量,致力鍛造茂南優質羅非魚苗的金字招牌,建設一流的羅非魚繁育養殖標準化示范區,該區成立漁業標準化科研團隊,在上海海洋大學李思發教授的帶領下,對羅非魚育種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制定高于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質量標準,先后制定并頒布實施了《奧尼羅非魚親魚》標準(Q/MWY01-2005)、《奧尼羅非魚養殖技術規范》標準(Q/MWY05-2005)等一系列企業和地方標準。在羅非魚繁育養殖生產過程中,要求各生產基地嚴格執行育種各環節質量標準,做到羅非魚繁育養殖生產規范化、標準化。不合格的產品全部淘汰,決不讓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有效地提升了產品質量,鍛造了茂南羅非魚產業的金字招牌。茂南水產局提供全面的服務和監管,建立包括養殖技術、魚病預測、流通信息等的網上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技術、信息、檢測、監管等全方位的服務,使廣大養殖戶所養殖的魚成為我國第一條通過國家農業部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羅非魚。三是“服務牌”。近年來,茂南區水產局充分利用現有的漁業科技力量和 技術推廣 網絡,采取“ 科技下鄉活動”等多種 形式 進行 科技 普及和培訓系 列活動, 有效地促進了 漁業科技和 漁業 經濟的結合 ,提高了 漁業生產 水平, 使漁(農) 民 得到了實惠。在推 廣科技 普及 活動中, 通過 羅非魚
協會和海名威羅非魚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更進一步推動羅非魚向規;⒓s化發展。對于這項工作,作為農業龍頭企業的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茂名市偉業羅非魚良種場和茂名海名威水產科技公司更是義不容辭,每年分期分批為本區的養魚專業戶進行技術 培訓,并到各鄉各戶為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去年,他們帶動周邊3000多戶農戶養殖羅非魚,為農民增收近5500 萬元 ,同時還為720多戶困難戶免費提供了近千萬尾魚苗;為賣魚難的養殖戶聯系銷售羅非魚8000多噸,產值達6000多萬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