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康菲中國溢油事故發生后,距離事故鉆井平臺約40海里的煙臺長島縣,沿海水域及海灘近日發現多處原油漂浮點。記者調查發現,山東沿海和渤海海域受原油泄漏污染已多年,而這次溢油事故將對原本就很薄弱的海域生態系統產生長期影響。
渤海漏油海域現原油漂浮點
山東長島縣北側,素來以海藍沙白著稱,也是當地重要的水產養殖基地,然而近日不少養殖戶卻在沿海水域及海灘發現多處原油漂浮點。
養殖戶:(七月初)來了一批油,那時候大家也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都說,怎么海上還有油呢。
位于長島北部的大欽島,最近也陸續出現魚類莫名死亡,養殖戶質疑與康菲中國溢油事故有關,目前當地漁業部門已經采集水樣、魚樣,并進行化驗、監測。在采訪中,不少漁民和養殖戶還反映,長島及周邊海域受溢油和漏油污染影響已經多年。
漁民:前年,還是大前年影響比較大,它有時候打漁上來,它和瀝青一樣,(原因)還是油架的泄露吧。
這位養殖戶反映的問題并非沒有根據,根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聯合省財政廳在2010年年底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包括長島在內的山東沿海受海上溢油污染事件極為嚴重。山東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
于國安:近年來,隨著沿海開發力度的加大,海洋、海岸工程對海洋生物資源、生態環境和岸線資源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特別是海上溢油等海上污染事件,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損失極其嚴重且歷史久遠,我省僅每年查證的需要索賠一千萬元以上的海上溢油污染事件就達到十余起。07年我省長島縣海域接連發生了四起溢油污染事件,經濟損失達1.95億元。
大量使用消油劑或致二次污染
而近期發生的康菲中國溢油事故雖然目前已得到控制,海面油膜基本清理完畢,但對渤海海域生態系統將產生長期影響。據了解,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除使用了固定式圍油欄、洗油氈等方式處理溢油外,還使用了消油劑,消油劑學名為“溢油分散劑”,是由多種表面活性劑和強滲透性的溶劑組成,主要用于處理海上溢油及清洗油污。
對此,專家表示消油劑本身也是有毒性的,存在二次污染可能,只有在溢油量大時可以快速消油。在處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時,BP公司使用的消油劑,就因為對紅細胞、肝臟、腎臟的毒性問題被美國環保署禁用。目前,日本、美國、加拿大、歐盟各國對消油劑的使用都很保守。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崔文林:如果大量使用,它會造成很大的二次污染。
崔文林主要負責本次溢油事故水樣、生物和沉積物取樣與監測,他告訴記者,渤海海域水質較沉積物而言應能得到較快恢復,但長期影響不容忽視,這首先因為渤海海域水質恢復存在天然地理劣勢。
崔文林:渤海的海洋,它是個半封閉的內海,它有自身的地理劣勢,除了氮磷以外,石油也是他主要的污染物,所以這次溢油也是加劇了渤海的污染狀況,它會產生長遠的影響。
除此之外,雖然表層海水油膜清理已經基本結束,但是僅有一部分溢油被回收,還有一部分融入海水或沉降至海底,這部分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崔文林:會對浮游生物產生損傷,進而通過食物鏈對更高層的海洋生物產生影響。
崔文林表示, 康菲中國溢油事故對整個渤海生態系統的具體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監測才能確定。下一步,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將按照國家海洋局的要求,開展此次溢油的生態損害評估工作,主要圍繞殘存于海水和沉積物中的的油基泥漿、溢油對浮游生物、底棲動物的影響等開展監測工作,評估其對海洋生態的損害及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