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米東區羊毛工鎮羊毛工村的稻田里,一股濃濃的稻香撲鼻而來。當地第一家嘗試香米稻田養蟹村民陳文英正在自家80畝的稻田中光著腳撈螃蟹。聞著稻香,看著稻田里長勢良好的螃蟹,她自豪地說:“因為它是一水兩用,收入比較好,我就選擇一下子都種上,再一個我想給大家做一個示范點,起個帶頭作用,讓大家都發家致富。”
2008年米東區首次嘗試稻田養蟹,經過三年經驗積累,今年,米東區稻田養蟹面積一下擴大了十倍,達到654畝23戶。米東區科技局局長劉永春說,今年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推出了池塘養蟹項目,建立養殖大眼幼體蟹苗的示范區,用于解決養蟹苗種供應本地化問題,劉永春說:“進了大量的扣蟹都解決不了繁育。只能從內地繁育。今年嘗試,新疆可以養。我們想不能光有魚,還有蟹,把蟹產業延長產業鏈。”
劉永春說,目前已經從空運時芝麻大小的幼體經過十幾次脫殼長成指甲蓋大小的豆蟹,只要這些豆蟹安全度過今年冬天,明年他們就能直接投入稻田中養殖,劉永春:“蟹苗繁育成功后,把成本一去,農民可能增收4千塊錢左右。把米東區打造成稻田養蟹和蟹苗繁育基地,通過這個技術的推廣增加農民收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