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日,記者從福建省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就寧德閩江流域古田縣黃田、水口水域上出現大面積死魚事件,目前專家組正在調查死魚原因和組織死魚的打撈掩埋。經初步檢測,該水域并無污染,但江水溶氧量從上游往下逐步遞減。
8月27日以來,寧德閩江流域古田縣黃田水口水域上,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死因不明。水口鎮8個村的養殖戶均受到波及。死魚種類主要為網箱養殖的草魚、鰱魚、白刀魚等。據初步統計,截至9月3日7時,該江面區域網箱養殖魚死亡涉及9000箱左右,損失約達1.5億人民幣。
據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死魚打撈工作仍在進行中。古田縣政府給予受災漁民每網箱100元的補貼,用于受災漁民將自家網箱拖至當地灣口、湯湖、羊角頭碼頭,繼而打撈轉運到古田縣灣口村安架山深埋。
此外,為防止死魚影響環境,當地政府已組織100多人、船只20多只、挖掘機3部、車輛8輛、編織袋5000只和足夠的生石灰,開展死魚的打撈與無害化處理工作,并做好防疫措施。
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牽頭,福建省環保廳、寧德市政府、古田縣政府等部門相關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正全力以赴的調查網箱魚死亡的原因。
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傾聽民眾的合理訴求,積極采取措施,幫助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同時制定災后幫助民眾恢復生產的各項措施,引導民眾科學、有序養魚。
古田縣水口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場水質具體結果仍待檢測。針對初步調查發現水域中溶氧量偏低問題,將采取適度開閘放水等形式加快閩江水流速度,增加水體的溶氧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