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百畝蟹塘苦相伴
丹徒寶堰萬頃洋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克孝的小木屋很容易找。記者在大片的水稻田和水面上,老遠就看到了零星的幾座建筑。還沒走到門前,拴著鏈子的大狗就蹦跳著吼了起來。因為少有人來,路上的一點點動靜都能引起它的警覺。鄧克孝說,清苦孤寂是水產養殖戶生活的特點。
也只有大大小小的狗才能在養殖場上制造出一點動靜來。鄧克孝的妻子在鎮江城里帶孫子,他長年獨自住在這里守著上百畝的水面。唯一的伙伴還是個聾啞人,只會干活。“一天忙完了,上百畝蟹塘周圍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螃蟹每天下午4點準時進食,耽誤不得。記者跟隨鄧克孝撐著簡易的小木筏子,在水面上繞著圈子撒飼料。這一天一次的“功課”,歷時一個半小時左右。飼料落水,草叢里就會伸出一只只尖尖的爪子和毛茸茸的鉗子來。筏子一靠近,又縮回去了。鄧克孝一邊忙活著一邊指給記者看:“這只螃蟹至少有4兩,再喂20多天,等長結實了,就可以上市了。”水里的螃蟹就是蟹農們的希望。
要上市,還得再過個把月
中秋近在眼前,可大部分本地螃蟹顯然還沒“準備”好。本地蟹農也在等待,等螃蟹成熟,等更好的銷售價格。年初下苗、清明開始喂食,經歷10多次的蛻殼……而從眼下直到10月初,是螃蟹生長最關鍵的時期。
鄧克孝說,塘里的螃蟹大多長到二兩半以上了,但是肉質不夠緊密,還不到上市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給提供螃蟹充足的食物。除了專門的飼料外,螃蟹每隔一天可以享受一頓魚肉來加強營養。有了足夠的營養,螃蟹還能再蛻殼一次。到那時候,肉質也就更緊密了。
丹徒辛豐鎮的養殖戶宦建平也說,螃蟹上市大概還得等一個月左右時間:“現在才是陰歷八月,要到九月才行。”等到蟹殼長成豆青色、爪腳堅硬、毛成為金黃色,螃蟹才算完全長好。
細算賬,今年收入不會低
雖然本地螃蟹還不能大批量“爬”上市民餐桌,不過,也有少量的養殖戶開始向市場供貨了。
7日上午一早,在丹徒區高橋鎮鎮揚村的揚子江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批螃蟹一大早就起了水,裝車送走了。合作社負責人徐峰說,往年這個時候,50%的成蟹就可以上市了,今年不過20%而已。
記者和蟹農坐小船到塘中間,拉起網箱,都能看到其中個頭較大的螃蟹了。蟹農抓起一只螃蟹,輕輕地捏了捏蟹腿說:“這殼子還軟著,顏色也還沒有發青,螃蟹還要加料。”
上午10點多鐘,幾位上海來的客戶要預訂今年的螃蟹。徐峰請客人簡單吃了午飯,就把他們帶到了蟹塘邊上。塘里的“地籠”里,螃蟹正在順著網眼往上爬。剛送走了上海客人,徐峰的手機又響了。“到了這個時候,我24小時開機。”
由于上半年干旱,導致“揚子江”的螃蟹也比去年晚了半個月。但徐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浮了30%,飼料、人工的上漲也有20%左右。”不過今年夏季沒有高溫——水溫高會導致螃蟹停止生長——產量也比去年略高。就今年的情況,在長江邊養蟹的本地蟹農更有利。因為水源上的優勢,鎮江受干旱的影響要比其他地區小。因此,總體算來,今年本地蟹農的實際收入會比去年更高一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