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首批SPF(“無特病病毒”的英文縮寫)健康蝦苗在各方呵護下長成身強體壯的“大蝦”,順利上市。
中科院專家擔任健康“醫生”
對蝦養殖是中山水產養殖的主導產業,養殖面積84638畝,占水產養殖總面積的25.24%,全市蝦苗年需求量300多億尾。
2005年,中山市重大科技項目《中山市對蝦安全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及開發》立項,應用此技術SPF蝦苗就是該項目的一項中心內容。培育的蝦苗生長速度快,體形長,抗病能力強,是新一代具有強健體魄的“蝦兵”。
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請來了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胡超群博士擔當蝦苗的“健康醫生”。經過一輪考察,選擇位于阜沙鎮的中山市永健蝦苗場成為新一代“蝦兵”的孵化基地,計劃將其建為一個年產優質健康蝦苗80-100億尾的現代化、規范化蝦苗場,為該市優質健康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生產提供關鍵技術和示范。
首批蝦苗送給農戶試養
永健蝦苗場SPF健康蝦苗的培育總投資約480萬元,2005年9月苗場為了迎接新一代“蝦兵”的誕生開始動工改造。2006年6月種苗正式引入,苗場總經理梁健毅的心開始懸了起來,“我們像對嬰兒一樣,精心呵護。嚴格按程序培育,生怕有一絲錯漏。”
在眾人的期盼下這些小生命生長迅速,進入放塘試養階段。梁健毅把自己的1700多萬尾蝦苗送往了大涌、港口、阜沙、黃圃、民眾、三角、東鳳等10個示范基地進行試養。
“怕沒人敢養,所以我們先不收錢,養好了再收。共23.7公頃蝦塘呀,哪一個有事我們都睡不好覺。”果然,阜沙一個試養蝦塘蝦苗出現了減食、空胃、身淡紅、斷須等現象。各路專家聞訊立即飛奔而至。經過檢查發現是亞硝酸鹽中毒,專家立即采取了搶救措施,3天后蝦苗逐漸穩定,6天后全部恢復正常。
強壯“蝦兵”成活率高
經過3個多月的養殖,首批試養的蝦苗已成為健康大蝦。10月開始,10個試養點的蝦開始上市,比普通蝦苗快了近1個月時間。因為體形大,一個最好的蝦塘畝產量達900公斤,效益提高了20%以上。東鳳鎮養殖戶馮盛華首批上市3萬多公斤蝦,以每公斤22元的價格售出,獲利30多萬元。一炮打響,上門到永健購蝦苗的養殖戶陸續增多。“我們現在的蝦苗供不應求。第二批蝦苗已順利投放,希望能藉此打開無公害對蝦的市場。”梁健毅充滿信心地說。
據梁健毅介紹,該場生產的SPF健康蝦苗售價200元/萬尾,但由于數量有限,以及當地養殖水鹽度較低等原因,今年的影響還不算大,相信明年會更好。談及親蝦的來源,他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繁殖用的親蝦是陽江農墾從美國進口的,我們這邊把陽江的幼體拿回來育成蝦苗。”
阜沙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國華告訴記者,小小“蝦兵”正日益成為養殖戶的重要利潤來源。阜沙鎮1999年只有4公頃左右的蝦塘,畝產約200公斤,現在已發展到約467公頃蝦塘。如果全部采用SPF蝦苗,成活率達80%以上,平均畝產可達500公斤以上。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