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荊州市把發展水產加工業作為加快經濟轉型、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水產加工企業迅猛發展。2010年,全市轉化水產品總量36萬噸,水產品加工量24萬噸,加工出口1.6萬噸,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
吃干榨盡一條魚,提高產品附加值。昨日,記者在大明水產科技公司,親眼見證了“吃干榨盡”一條魚的全過程,經過檢測、宰殺、去腥采肉等十幾道工序后,2元一斤的低質白鰱頓時變身為隨時可食的休閑食品“魚派”,身價倍增5倍之多。加工生產中不用的魚頭、魚骨,可以制成魚丸等產品的湯料包,魚內臟可以加工成有機飼料。
荊州以洪湖水產品加工園和荊州城區加工園區為重點,建設水產業集群鏈。形成了以洪湖德炎、荊州大明為龍頭的水產加工龍頭企業,產品也由單一的塊凍發展到單凍、分割、魚麋、魚片,從方便食品、即食食品、休閑產品發展到以水產品為主料輔以面包粉、豆制品、蔬菜等的配制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