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9月28日,山東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項目——沾化縣文蛤底播增殖項目在套爾河入海口順利實施。此項目是將人工采集的文蛤苗種投放到渤海灣近海海域,使其自然生長,達到商品規格后再進行回捕。其特點是環保、健康、可持續,產品品質佳。
經省、市捕撈站,底播增殖監督小組現場抽樣計數和規格測定,此次底播文蛤苗種共計1.6萬kg,數量達1008萬粒,平均規格達到21.3mm。
通過在全縣284.5萬畝部分淺海灘涂內底播文蛤資源,每畝增加文蛤資源量667粒,捕撈漁民人均增收4268元。同時,通過封灘護養、輪捕,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不斷增值資源可獲量,把近海灘涂變成優質海產品生產基地,為綜合開發我縣灘涂、實現全縣海水養殖業的第二次騰飛創造了條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