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市通州區指導員下海推廣花蛤養殖新技術
發布時間:2011/10/12 9:21:10 來源:通州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編輯:羅詩吟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 10月5日凌晨,江蘇南通市通州區漁業科技入戶指導員蔣建斌與示范戶龔衛星、俞建楊及10余位養殖工人乘船前往花蛤預備養殖場地插竹子。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0月5日凌晨,江蘇南通市通州區漁業科技入戶指導員蔣建斌與示范戶龔衛星、俞建楊及10余位養殖工人乘船前往花蛤預備養殖場地插竹子。
花蛤養殖場地插竹子技術是2010年通州區從福建引進來的。經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該技術今年作為花蛤養殖的一項主推技術得到了全面推廣。該技術原理是:利用低潮位潮水干露時間短,可起到延長花蛤攝食餌料時間,從而促進花蛤生長,縮短生長周期,提高養殖效益的作用。部分低潮位的灘涂通過竹子阻擋水流,促進泥沙自然沉淀,填埋溝坎,經過五個月時間,可在涂面上沉積10厘米左右的沙泥土,從而形成花蛤適宜的養殖場地。具體做法是:先在大汛時期潮水剛好能露涂的區域,選擇地勢相對平坦的灘涂,沿潮水垂直的方向插竹稍(竹稍枝葉保留,插入泥土50厘米,涂面以上高度150厘米),每排四行,株距50厘米,如遇到溝漕,竹稍長度可適當加長,一般每行300米左右,具體根據灘涂地貌來插。
該養殖技術目前在通州區已得到較大的推廣和使用,新增花蛤適宜養殖灘涂3000余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