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餅券到大閘蟹券,憑借團購網站的力量,陽澄湖大閘蟹還未上市便火了一把。
" />
“團購:3.5兩-4兩公蟹和2.8兩-3兩母蟹各四只,價格只要299元。”
從月餅券到大閘蟹券,憑借團購網站的力量,陽澄湖大閘蟹還未上市便火了一把。
來自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的信息顯示,從9月初至今,全國網絡團購大閘蟹的期數不下1533期,購買人次達683861次,銷售額達1.23億元,平均249元/份。
“今年蟹券的銷售,無論是數量還是價格,都是十年來最瘋狂的。”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瘋狂的蟹券
盡管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在9月中旬才開撈,但卻并不妨礙“大閘蟹風”提前刮起來。事實上,早在大閘蟹上市前的一個多月,各種“蟹券”便已經在網上火爆熱賣了。
8月26日,淘寶“聚劃算”推出了一檔面向全國消費者的陽澄湖大閘蟹團購活動。3.5兩-4兩公蟹和2.8兩-3兩母蟹各四只,價格只要299元。團購數據顯示,3天內該團共吸引了全國3萬多名團友購買,累計售出蟹券6.2萬多張,也就是說,僅此一單就“預售”了39萬余只、約70噸大閘蟹,紙面的銷售額高達1400多萬元。
這還僅僅只是“瘋狂蟹券”的一次體現,網上類似的團購多如牛毛。在團購導航網站“團800”上記者就發現,與“大閘蟹”、“蟹券”等有關的同期團購活動多達30余個,而已經過期的團購內容則有10多個頁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團購網站全部自稱所售大閘蟹是“正宗陽澄湖”,且規格應有盡有,3對裝、4對裝、10只裝、精品裝……這些蟹券有的能直接在當地的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中提貨,有的則需要快遞寄送。
更令人心動的,是這些團購網站開出的驚人折扣。以某團購網站推出的一單團購為例,原價588元的大閘蟹禮券,團購價格僅為188元,相當于打了3折,而該禮券中不僅有3.2兩-3.5兩的公蟹、2.2兩-2.5兩的母蟹各4只,還贈送了專用蟹醋、老姜等。
“今年的大閘蟹網購的確十分火爆,堪稱近期最熱門的商品之一。”“團800”相關負責人稱。記者了解到,因為折扣力度比較大,有的甚至可以低至3折,這些“蟹券”頗受歡迎,大部分的團購都在100-500單,有的甚至能達到1000多單。
蟹券后遺癥
不過,蟹券雖然火爆,背后的問題卻也不少。
網友譚先生9月初參加了某團購網站推出的陽澄湖大閘蟹團購活動,原價428元的提貨券,團購價格只要299元,相當于6.9折。然而,“十一”期間,當譚先生準備按照禮券上提供的預約網址提貨時,卻發現要到10月8日以后才能接受預約。10月9日,譚先生再次登錄該網站,并按照要求輸入了券號和驗證碼,結果卻發現,收貨人地址欄根本無法選擇,想撥打公司客服電話咨詢,也總是遭遇忙音或無人應答。
客服電話永遠在忙、買券容易消費難、好不容易打進了提貨熱線,卻被告知要提前數天預定,而且還不保證送貨時間……記者注意到,自9月17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撈以后,團購蟹券的“后遺癥”也開始出現,各地相關投訴數量急劇上升,而除了常見的短斤少兩、螃蟹不鮮活等問題外,“提貨困難”所占的比例最高。
“這些‘后遺癥’的出現,歸根結底都是瘋狂的蟹券惹的禍。不管養螃蟹的還是不養螃蟹的都在賣券,也沒有人來管,整個一個失控的狀態,能不出問題嗎?”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 記者了解到,目前團購網站所售“蟹券”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蟹農、養殖公司的自養自銷,他們有自己的螃蟹來源,可以根據自己可捕的量來確定蟹券的銷量;而另外一種則是與大閘蟹沒有任何關系的人,他們本身并不養蟹,而只負責賣券,通常情況下,都是先把券賣了再尋找螃蟹貨源,然后與養殖商或蟹農按比例分成。
“對于后者來說,因為蟹券和蟹不是按照1:1的比例來賣的,一旦貨源緊張,在提貨環節就會出問題,出現消費者提不到貨的情況。”上述業內人士稱。
賣券的誘惑
去年還鮮為人知的大閘蟹團購,為何今年突然在團購網站上火爆了起來?究其原因,除了今年陽澄湖大閘蟹上市較晚、銷售企業希望能借“團購蟹券”提前搶占市場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蟹券”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利益鏈條,讓很多人聞風而動。
299元就能買到3.5兩-4兩的公蟹和2.8兩-3兩母蟹各4只,記者注意到,即使不計算附贈禮品的價格,網上團購大閘蟹的價格平均一只也只有二三十塊錢,遠遠低于市售陽澄湖大閘蟹的正常價:4兩公蟹、3兩母蟹檔次的一對螃蟹售價120元,3.5兩公蟹、2.5兩母蟹檔次的一對螃蟹售價也要90多塊錢。
既然如此,這些網售蟹券的利潤從何而來?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公然“掛羊頭賣狗肉”地用其他螃蟹代替之外,“蟹券”的期貨屬性也給商家提供了不少便利:一方面,作為一種預付券,消費者買進蟹券就相當于買了期貨,價格掌握在商家手里,商家可以隨著行情的變化調整出貨的質量。
簡而言之,因為蟹券上的螃蟹規格一般不固定:公蟹3.5兩-4兩/只,母蟹2.8兩-3兩/只,為了降低成本,實際提貨的時候,商家往往會按照承諾的“下限”提供產品,即都是3.5兩的工蟹和2.8兩的母蟹,而消費者也只能被動接受。由于大閘蟹都是按兩定價,每相差一兩價格上就可能相差上百元,商家只要換掉一只蟹就能多賺上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另一方面,很多蟹券最終都流向了單位和送禮市場,也就是說,買券的和提蟹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不光沒人會在乎蟹子的大小、真假,定價上也比較靈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蟹商稱。據他透露,為了送禮人面子上“好看”,同樣的蟹,印在券上價格通常會比真正的市場價格高出一倍還多,蟹商在對外銷售時即使打了7、8折甚至更低,依然有錢賺。
看不見的資金黑洞
瘋狂蟹券“橫行”團購網站,到底有多少是真的陽澄湖大閘蟹?
按照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負責人的說法,由于天氣較好,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達到了十年來的最高值———2200噸。那么,在網上銷售的蟹券又有多少呢?僅8月26日淘寶“聚劃算”推出的一單團購就售出了70噸,而從9月初至今,全國各大團購網站幾乎都有類似的團購活動出現,次數多達上千期。
更何況,“瘋狂蟹券”背后,還涌動著巨額現金流,以及因“過期作廢”帶來的大量沉淀資金。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團購的大閘蟹提貨券通常都有使用期限,一般為2-3個月甚至更短,過期作廢。而按照一位蟹商的說法,“總有一些顧客會忘記提貨,而這些錢就留在了蟹商的賬戶上。”
手握蟹券卻因為種種原因懶得提貨的人,并不在少數。在“趕集網”票務頻道記者就注意到,僅國慶過后與“轉讓大閘蟹提貨券”相關的帖子就達百余條,價格甚至比一般的團購網站還便宜,如:“5折轉陽澄湖大閘蟹禮券”、“陽澄湖大閘蟹10只大號888元套餐500轉”等等。
“這些都是轉讓了的,還有大量到期沒來得及轉讓的,那就直接作廢了。”上述蟹商坦言,在這些“無效蟹券”上做文章,早已成為行業內的公開秘密。沒有人知道這一塊的收入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也是蟹商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除了預付券產生巨額現金流外,這些蟹券帶來的沉淀資金對于商家而言也頗有吸引力,因為即使利息是千分之五,也是一筆很高的額外收入了。”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姚鈞認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