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早上7點多,溧水縣石臼湖邊,漁民尹桂林撐著漁船等在岸邊。8點,一輛裝著40萬尾魚苗的大卡車在岸邊停下來,尹桂林和其他漁民一起,準備用漁船把魚苗運到湖中心放流。當天,市農委漁政處首次在石臼湖人工放流40萬尾魚苗,以修復因今夏大旱受損嚴重的湖中漁業生態。
“輕點、輕點,別傷了魚苗!币煌巴棒~苗被陸續從卡車上卸下倒進船艙,看著魚苗在船艙里歡跳,尹桂林像撿到了寶貝一樣高興!斑@些魚苗必須用船運到湖中心放流,這樣成活率更高。有了這些魚苗,明年春天石臼湖又能像往年一樣打魚了。”在石臼湖打魚10多年的漁民小組組長劉傳寶告訴記者,溧水石臼湖邊原有300多戶漁民,去年這個時候,他基本每天都要去石臼湖打漁,賣魚收入少則七八十元,多則上百元。今年他隔三四天才捕一次魚,每次捕到的魚比去年少很多,而且基本沒有大魚,小魚又賣不出價錢,總體收入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因為打不到魚,很多漁民都外出打工去了。
市農委漁政處負責人介紹,石臼湖直通長江,是過水性湖泊,原先湖中魚蝦、水禽、芡實、茨菰等水產品豐富,尤其是打魚賣魚歷來是沿湖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今夏的持續大旱,造成石臼湖干涸見底,水草枯死,漁業資源受損嚴重。這次放流,市農委投入20萬元,從市水科所下屬的專業魚種場買來40萬尾優質魚苗,首次對石臼湖實施人工放流,以加速湖中漁業生態修復速度,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
昨天,我市還在新濟洲濕地碼頭同步放流了60萬尾優質魚苗,這是長江南京段今年第三次人工放流。據悉,近年來我市除每年定期對長江南京段實施人工放流外,還對秦淮河、固城湖等湖泊實施人工放流。今年3月,高淳固城湖首次實施人工放流,共放流花鰱、白鰱等魚苗3萬多斤,中華絨螯蟹蟹苗2000多斤、約30萬只。今年5月首次對秦淮河實施人工放流,共放流青魚、草魚、鳙魚等魚苗50萬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