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東臨沂是一座美麗的濱水生態城,城區內沂河、祊河、南涑河、北涑河、青龍河、柳青河、陷泥河、李公河8條河流縱橫貫通,形成了“河河相通、水水相連”的環城水系網,水域面積達15.2萬畝。為凈化河流水質,美化生態環境,打造宜居生態水城,臨沂市漁業部門按照臨沂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大美臨沂”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創新思路、積極作為,采取“以魚凈水”的生物凈化手段,科學保護城市水系生態環境,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開展城市水系資源綜合調查。爭取市科技局立項了“沂河水系魚類資源增殖與漁業生態修復”科研項目,組織技術人員,對流經臨沂市區的主要河流資源狀況,包括魚類種群數量、水質理化因子、主要污染來源等,進行了長達1年的調查、化驗和分析,掌握了大量的基礎數據。近日,又按照省廳漁業處的通知要求,對臨沂市12個縣區中心城區內的河流水系開展了調查。全市城市水系共有湖泊1個、河流22條,適宜魚類增殖放流的總面積24.6萬畝,每年需增殖放流鰱魚、鳙魚、魴魚、鲴魚等魚類應不低于500萬尾。
二是開展城市水系魚類增殖放流。濾食性、雜食性魚類對抑制水體富營養化具有重要作用,每生長1公斤的鰱魚或鳙魚可消除40公斤的藍藻、綠藻。為建立城市水系水質保護長效機制,防止水體富營養化和暴發藍藻“水華”,我們根據魚類的生態習性和對水環境修復的特殊作用,加大了城市水系魚類增殖放流力度,今年舉辦了首屆•山東沂河放魚節,向沂河、武河濕地放流了花鰱、白鰱、鯉魚等魚種51800斤、140多萬尾。截至目前,累計向臨沂城區段主要河流投放魚種2200萬尾,“以魚凈水”,保護城市水系生態環境。
三是創建城市水系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依托沂河、祊河城區段建設的臨沂濱河景區,總面積70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48.5平方公里。臨沂市漁業部門充分利用河流水質良好、魚蝦豐富、適宜垂釣的特點,積極打造沂河臨沂城區段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劃定了垂釣區域,建設了垂釣岸堤等。濱河景區被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旅游局評定為第五批“省級休閑漁業示范點”。今年又根據省廳要求對景區進行了整改提升,增加了旅游景點,添置了服務設施,完善了規章制度,提高了檔次標準;形成了集“水、岸、灘、堤、路、景”于一體,具有防洪、交通、景觀、休閑、娛樂、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生態景區、文化景區和3A級旅游景區,被省旅游局評選為“到山東不可不去的100個地方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