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國家海洋局12日發布的《2006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2006年,中國63%的海水養殖區水質狀況良好,能夠滿足增養殖業水域要求。
2006年,國家海洋局對全國增養殖區的監測數量由上年的49個增加到了60多個,全面開展了水質、底質和養殖生物質量監測。同時,還將處在赤潮多發海域的19個重點增養殖區作為赤潮監控區,在赤潮高發期對其養殖環境質量、赤潮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養殖生物病害等實施了高密度、高頻率監測。
公報同時顯示,中國約37%的增養殖區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含量或糞大腸菌群數量較高,超二類海水水質標準;32%的增養殖區(包括遼東灣產卵場、山東海化灘涂、河北馮家堡、河北唐山南堡、浙江岱山、浙江舟山定海、浙江三門灣、福建廈門和海南東寨港等)海水中無機氮或活性磷酸鹽含量超過三類海水水質標準,水體呈富營養化狀態,部分海水增養殖區赤潮頻發。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