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早”現象仍顯著
“2012年的市場,早期是不用擔心的。”這是《農財寶典》記者在采訪時,眾多苗企負責人表示的觀點。
對羅非魚種苗來說,在5月以前的時間段是市場銷售的最高峰。從前幾年開始,很多廣東羅非魚苗企都采取搭棚、鍋爐等一系列保溫措施。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元宵節前開始生產魚苗,以搶占早春苗市場。
結合近幾年來的羅非魚產業變化可以看出,除了企業盈利的因素,在這種“趕早”現象中,折射出來的是羅非魚養殖模式的改變。隨著養殖利潤降低,養殖風險增大,養殖戶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趕早投苗,養殖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既提高頭一造的養殖利潤,又可以多養一造。而現在,更多人考慮的是避開病害高發期。可以想見的是,2012年的羅非魚苗,恐怕越早出的越搶手,過冬苗更是能賣高價。
廣東苗企大規模趕產早苗,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海南的地理優勢。其實對于眾多品牌苗企來說,還有更大的意義。由于氣候和地理的因素,市場上相當多“山寨苗”都來自海南,這些種苗最大的優勢兩個:時間早、價格便宜。如果能將生產時間提前,廣東的品牌苗企至少在早春苗的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畢竟現在養殖戶對種苗質量和售價方面的看法,比過去有了很大改變。
不過必須看到的是,早春時節氣候變化復雜,不是羅非魚苗產銷的理想時間。即便是長暖如春的海南,也會受限于投苗地區的氣候問題而出現銷售不暢。此外,很多海南的苗企都依靠經銷商代理的方式銷售,如果氣候出現異常,導致經銷商的標成率下降,效益降低甚至虧本,間接影響了企業的利潤。
病害和價格是關鍵
現在討論羅非魚行業的問題,必定離不開病害的話題,種苗也是如此。
“羅非魚的病害,我覺得很嚴峻,有可能導致當年中國對蝦的慘劇。”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傳敏這樣說。作為種苗企業,最大的擔心莫過于病害對養殖戶投苗信心的打擊。
茂名市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總經理李瑞偉認為,2012年還是有很多人會養羅非魚。他說,現在還沒有可替代羅非魚的品種,而且養殖戶都已形成了固定的養殖習慣,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他認為,雖然早春的羅非魚苗銷量不需擔心,但是前兩年的病害打擊實在很大,到了端午節前后的中期,市場恐怕會很糟。
從生產上看,早春購買種苗的養殖戶大多是冬季空著魚塘的,在中期購苗大部分是有存塘魚過冬,或者是有苗過冬的人。這部分人經歷了2011年嚴重病害、年底低迷價格,在2012年春季賣魚之后,是否還會選擇養羅非魚?養多少?從目前的形勢判斷,至少很不樂觀。
除了病害,魚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回想2011年年初的情況,可以看到,同樣是經歷了頭一年的嚴重病害,存塘魚大缺,為什么2011年的春苗賣得這么火?其中關鍵一點就是2011年初魚價高企,大大鼓勵了養殖戶的投苗熱情。相比之下,現在的魚價令人大感悲觀。“如果價格再這樣下去,在開春年初的時候魚價都不好,養殖戶會怎么想?”肇慶一位羅非魚種苗經銷商這樣說。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