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被污染的龍江河下游。 過完春節歸來的人們打開電視、報紙,會感慨地發現在中國南部一個叫做柳州的城市,150萬人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飲水河流柳江上游受到鎘污染。 對在這里土生土長的市民們來說,龍年開春之際,似乎并沒有為這座稱為“龍城”的城市帶來好運,相反,整座城市都陷入一片迷茫或恐慌,對飲用水安全的擔憂成了市民們的心病。而這一切,皆源起距離柳州100多公里的廣西河池市龍江河宜州拉浪碼頭段前200米水質重金屬鎘含量超標。 1月15日,廣西河池市龍江河宜州拉浪水電站內群眾用網箱養的魚,突然出現不少死魚現象。經調查發現,死魚因龍江河宜州拉浪段鎘濃度嚴重超標所致,龍江水體已遭受嚴重鎘污染。龍江鎘污染事件迅速引發關注。與此同時,“環境質量”這一字眼開始深深印人們心中。 在廣西,早在“質量興桂”提出之時,環境質量便已包含其中,即“質量興桂”涵蓋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程質量和環境質量。《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八桂大地山清水秀、海碧天藍、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其中,河池重點打造有色金屬、水電和生態旅游基地。然而,近年來,河池層出不窮的類似重金屬污染事件的發生,讓這個曾被溫家寶總理譽為“山清水秀生態美”的有色金屬之鄉,在環境質量的關卡上,接連遭遇尷尬局面。 “龍江河的鎘污染可以肯定是由于企業排污造成的。”原河池市環保局局長吳海愨說。這不僅僅因礦企廢渣堆放場所未達到國家標準,更由于在河池建有多家礦企、冶煉廠,大量冶煉、選礦的廢水、廢渣直接排入周邊地區。經查,河池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相關責任人在履行職責方面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重要責任,河池市副市長李文綱等9名責任人被處理,其中,吳海愨作為河池市環境保護部門主要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被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記者在采訪礦企中也看到,由于受冶煉企業排污影響,河池市城區周邊山體樹木難生。截至2月2日最新統計,此次鎘超標已導致龍江河宜州拉浪段附近共有不同規格133萬尾魚苗、4萬公斤成魚死亡。據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專家估算,此次鎘泄漏量約20噸,將波及約300公里河段,距此次龍江河鎘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階段結束大概還要一個月。 事件發生后,河池市立即連夜組織對龍江河沿岸企業進行排查和監測,并將情況上報。自治區黨委、政府迅速做出部署,環保部門在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在研判事件態勢后,廣西及時啟動了突發環境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表示,廣西將毫不手軟地查處違法排污企業,用“壯士斷臂”的決心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 不難看出,此次龍江水質污染事件,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政府官員的反應極為迅速,搶險處置的措施也非常得力。據最新數據表明,半個月以來,經過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置措施,龍江污染水團的高峰值一直呈下降趨勢,龍江河污染逐步減輕,柳江自來水安全可靠。但此次污染事件不可謂不嚴重,社會影響不可謂不惡劣,誰是此次嚴重污染事件的“罪魁禍首”,卻依舊撲朔迷離,看不到制造污染的企業出來承擔責任,對污染源的追查也遲遲看不到明確的結論。目前,涉嫌違法排污的金城江區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等企業8名相關責任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相關責任調查正在全面展開,污染源仍未最終確定。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河池礦企的整治對監管部門來說,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早在此前,河池也一度著手整頓市內各家礦企和冶煉廠。“十一五”期間,河池共關閉了南丹縣境內10家選礦廠、5家冶煉廠和金城江區的3家選礦廠、1家冶煉廠,并對許多重金屬排放企業進行全面整治。整治暴露出河池眾多有色金屬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 自2010年4月以后,隨著有色金屬工業產品價格的回落,當地冶煉企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河池市規模最大的南方有色冶煉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少華告訴記者,去年整個企業虧損額達到3億元。在困難的局面下,既要壓縮成本,又要保證環境質量,這不僅要靠企業的自覺和社會責任感,也要靠相關部門切實有效的監管。河池市市長何辛幸表示,要以此次事件為契機,提升執法監管隊伍行政執行力,下更大工夫抓隊伍建設,對企業不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違法排污、超標排放,甚至偷排的企業,必須加大查處力度,嚴肅處理。 這次鎘污染的教訓深刻,環境質量責任重大。事故已產生,影響已造成,也許正如河池市一位政府官員所說,要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必須引導和幫助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對企業進行優化升級,企業壯大了,才有能力加大投入,相關環保問題才能減少,相應的環境質量才能真正提高。 |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