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安徽省農委漁業局統計,2011年,全省休閑漁業基地1864家,涉及水面91.4萬畝,實現年產值16.1億元,較上年增長30%,較“十五”末增長4倍,為10萬農村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十一五”以來,安徽省充分發揮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優勢,緊密結合生態、旅游大省建設和鄉村旅游、農家樂產業發展,堅持“政府引導、規劃先行、市場運作、健康發展”的要求,在不斷推進漁業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創優環境,招商引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大力發展都市休閑漁業、觀賞漁業,拓展漁業功能,增加漁民收入。
安徽省農委漁業局將休閑漁業基地列入財政支持健康養殖示范場發展名錄;2008年,省漁業協會公布了首批60家“安徽省休閑漁業示范基地”,2011年 7月,省農委漁業局和合肥市畜牧水產局共同主辦了首屆“合肥經濟圈休閑漁業論壇”,編制印刷1萬余份《合肥經濟圈休閑漁業度假指南》免費發放,為市民、自駕游客提供乘車線路和道路指示等出行參考。這些舉措有力的促進了區域性休閑漁業發展競爭力和影響力,合肥經濟圈以及六安、安慶三市休閑漁業年產值約占全省的60%,都市城郊、沿江湖泊、山區水庫等成為休閑漁業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