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不幸被雷擊中,雖撿回一條命,但喪失聽力。遭受磨難的她,沒有消沉,在勤勞上進中找到生命的新支點——
今年48歲的顧裕琴,家住江蘇南通海門市海門鎮秀山村3組,是一個聽力二級的重殘人。6年多來,她跟著丈夫一起養蟹發財致富,受到周邊群眾的交口稱贊。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05年夏季的一天,顧裕琴正在自家的農田里干活,突然風雨大作、雷電交加,顧裕琴不幸被雷電擊中,經醫院極力搶救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她的耳朵永遠失去了聽力。生活的困苦,沒有壓倒這位歷經磨難的農村婦女。該做些什么才能養活自己,使自己不成為一個負擔呢?顧裕琴冥思苦想,發現村里的溝河環境較好,很適合養殖螃蟹,且螃蟹也很受消費者的歡迎。何不試試養殖螃蟹呢?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說干就干,顧裕琴跟她丈夫找到村干部,希望能承包那些村民廢棄的低田,開挖蟹塘。在村干部的幫助下,顧裕琴順利承包了10多畝低田,經過5個多月的施工,蟹塘開挖好了。這樣,顧裕琴就跟著丈夫帶著兒子常年吃住在蟹塘邊,成了名副其實的養蟹專業戶。
天生刻苦勤勞、愛動腦筋的顧裕琴,一方面買書學習養殖經驗,一方面跟丈夫多次到周邊養蟹戶那兒取經,家庭經濟收入也步入了快車道。現在,顧裕琴的蟹塘里除了螃蟹,還養殖了白魚、青魚、鯽魚等魚種。
說起養蟹的經歷,顧裕琴的丈夫笑著說:“其實顧裕琴的養蟹經驗比我足,她就是耳朵聽不見,但她的眼睛特靈光,她一天到晚在蟹塘邊走動觀察,知道多少溫度才適合螃蟹脫殼以及螃蟹的吃食講究、蟹塘的水質不宜過肥等等,這些都是她從書上學來的。”
多年來,顧裕琴一直在不斷探索實踐,使原來的10多畝養殖規模發展到現在的20多畝,品種和養殖規模不斷拓展,經濟效益逐年提高。顧裕琴自己富裕了,但她沒有忘記周邊的父老鄉親及殘疾朋友們,在她的幫助和傳授下,又有幾戶困難家庭靠養蟹發財致富了。他們都夸贊顧裕琴是致富路上的領路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