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月末正值春節期間,水產品需求量大,福建石獅市海淡水水產品供應充足,滿足了廣大市民需求。記者了解到,今年第一個月份全市水產品總產量13412噸,比去年同期12920噸增長3.80% 。其中:海洋捕撈產量12480噸,比去年同期12002噸增長3.98%;海水養殖928噸,比去年同期915噸增長1.42%;淡水養殖4噸,比去年同期3噸增長33.3%。
據悉,石獅海洋捕撈水產品產量增產減速的主要因素是,漁業生產受到異常天氣影響加劇。相對于其他農業領域,漁業屬于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由于漁業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是海洋和內陸水域游動性的生物資源,因此其生產更具自然風險。據統計,每年漁業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大概占到漁業生產總量的5%左右。近年來,由于極端天氣愈加頻發,從事海產養殖和海洋漁業遭遇意外損失的概率不斷增加,更是加劇了漁業損失。同時,石獅市嚴格控制漁業捕撈強度,繼續實施海洋捕撈漁船數量、功率“雙控”制度,加快制訂捕撈漁具準用目錄,建立健全漁具標準和重要經濟魚類的最小可捕標準,規定最小網目尺寸,制定各種漁具的限制使用措施。
為減輕海洋捕撈壓力,石獅市積極調整水產捕撈結構,推行水產養殖。截至目前,全市海洋捕撈由粗放型捕撈生產延伸到產供銷一條龍作業,漁業生產也從單一的依靠海洋捕撈推動到挖掘以捕撈為主、養殖為輔的新型結構方式。另一方面繼續落實沿海捕撈漁民轉產轉業政策,并探索漁具漁法準入、漁業資源網格化管理等新的資源管理制度和措施,從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