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天從福建福清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福清市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實現了漁業經濟穩步增長,去年水產品總產量達33.39萬噸,水產品總產值達61.91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49.78%;漁民家庭人均收入10876.67元,水產品出口創匯5.05億美元,已成為我市出口創匯的重點產業。
近年來,福清市積極調整優化漁業產業結構,大力推行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健康養殖模式,養殖產量已占全市漁業總產量的93.74%。除了抓好傳統的貝類、海帶、紫菜、鰻魚養殖以外,我市還重點發展南美白對蝦、鮑魚、海參、大鯢、梭子蟹等高優品種。目前,全市對蝦養殖面積近6萬畝,鰻魚養殖面積1萬多畝,墾區內花蛤育苗面積5萬多畝,貝類養殖12萬畝,共有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和省水產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已形成對蝦加工、烤鰻、藻類、魚糜制品共同發展的格局。
同時,福清市大力推廣“五新”技術,從養殖環境、養殖模式、苗種、飼料、水質調控、病害防治到日常管理等方面構建標準化的健康養殖技術體系。2011年,全市推廣微孔管道底部增氧技術5000畝,微生物水處理技術及池塘生態養殖技術10000多畝,并全面推廣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全市現有出口原料備案場68家,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場4家,無公害產地認定37家。2011年,共抽檢水產樣品85批次,全部合格。
此外,福清市加大新技術開發力度,利用現代生物、工程、信息等技術裝備加工業,以大宗產品和低值產品的深度利用為重點,以食用、藥用為方向,進行水產即食食品、醫藥品、保健品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大幅度提高水產品加工的附加值,僅對蝦制品出口產值就達1.62億美元,約占全省的40%。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產量達20.56萬噸,是2008年的2.03倍,實現產值63.13億元,是2008年的2.35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