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月22日,在浙江紹興濱海新城“七七丘”的海涂上,蔣天明指揮著挖土機在海涂上挖出一口口魚塘。400余畝的海涂已被挖出近50口魚塘。今年4月,這里將大規模養殖來自臺灣的一種魚——虱目魚。
蔣天明是天元水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事漁業工作已超過20年。去年,通過市臺辦的牽線搭橋,他成功地將有著“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虱目魚引入紹興養殖。“我們試養了1000條,去年底投放市場,一條6兩重的魚能賣20元。”蔣天明說:“這種魚的養殖前景廣闊,今年要從臺灣引進50萬尾虱目魚魚苗,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虱目魚在紹興安家落戶的過程,某種程度上顯示了紹興與臺灣經貿往來更趨多元化。“臺灣已經成為我市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市臺辦主任張潔表示,從臺灣引進一種新物種還是第一次,這說明我市與臺灣之間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
2010年上半年,蔣天明通過市臺辦認識了幾名臺商。臺商向蔣天明介紹起虱目魚,“這種魚是臺灣養殖最多、市民最喜愛的一種魚。紹興能否也養殖這種魚?”蔣天明很快查閱了資料。資料顯示,虱目魚是一種海水魚,但也能淡水養殖。它全身是寶,富含“DHA”(腦黃金),也被稱為“聰明魚”。當年9月,蔣天明一個人踏上了去臺灣考察的路。
在近一周的考察中,蔣天明發現,虱目魚是臺灣民眾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美味,其產業化水平很高。深諳漁業的蔣天明意識到,這種魚肯定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當即就有引進的打算。但引進一種外來物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2011年初,蔣天明找到紹興檢驗檢疫局,通過該局的特事特辦,他去年4月終于拿到了國家質監總局的進口許可證書。紹興檢驗檢疫局稱,虱目魚進口許可證目前在全省還僅發出一張。
去年5月,來自臺灣的1000尾虱目魚魚苗放養進了濱海新城的一丘海涂。“這種魚必須在10℃以上才能存活,開始時我們怕魚水土不服,但在臺灣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虱目魚很快就適應了紹興的水土。”蔣天明還意外發現,虱目魚喜歡吃對蝦、甲魚的排泄物,在套養中起到“清道夫”作用,最終帶來虱目魚和對蝦產值雙增長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除了魚苗外,“天元水產”還整體引進包括繁育、養殖、產品深加工以及冷凍冷藏等一整條產業鏈。在試養成功后,“天元水產”今年4月將進口50萬尾虱目魚魚苗,在示范基地內繁育一段時間后,給周邊的養殖戶養殖,成熟后再收回來,深加工成罐頭、魚丸等,通過超市等投放到全國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