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月24—26日,第四屆亞太批發市場大會在廣東湛江舉行,吸引了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參會。大會期間開業的目前中國最大的水產品交易中心——湛江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已成為全球對蝦交易價格的風向標。
據了解,湛江水產品總產量及總產值連續幾年均居廣東省各市首位,對蝦生產與出口居全國第一。在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遷移新址前,年交易額已達300億人民幣,交易品種多達2000種,其中南美白對蝦年交易額超100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全球的三分之一。近年來,湛江政府把水產市場當成一個對蝦產業的孵化器,在凍品加工、冷庫、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以及在國際貿易方面都提供了相關的支持,使湛江的水產批發市場不斷做大做強。
產業集群是當前全球批發市場發展探索的新興模式,其特點是將產品的源頭及各生產鏈條集中在一塊。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性價比較高,能較好控制農戶對接、采購原料、產品加工、冷藏等環節的成本。水產品產業集群需要一個產業平臺核心,而湛江在原料采購、加工、急凍、冷藏、物流配送、融資、進出口、檢驗、檢疫、各種證劵辦理以及各種產品買賣全方位中介服務等方面,都具備了發展成為全球水產品交易中心的所有軟硬環境優勢。湛江的區位優勢明顯,農海產品批發市場規模很大,物流系統的建設也相當完善,具備了成為全球水產品交易中心的基礎,但要真正成為全球水產品交易中心,還有諸如增加國際航班等許多配套工作要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