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兩天,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的養殖大戶楊新權和3位臺灣來的水產養殖專家天天在自家的澳洲龍蝦育苗房力忙乎:恒溫27度的育苗房里,千余個1米見方的玻璃缸排列整齊,里面“住”著3月中旬剛從臺灣空運來的1200對澳洲龍蝦“夫妻”。約兩個月后,每個玻璃缸將迎來400只蝦苗的誕生。
湖州南郊的東林鎮河溝縱橫、水塘密布,是長三角最負盛名的龜鱉養殖重地。和鎮上大多數農戶的致富軌跡一樣,楊新權在2007年承包130畝水塘潛心龜鱉養殖,并發展成當地數一數二的養殖大戶。去年年底,他“變身”成湖州榮達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董事長是臺灣人石善宏,他倆合資把一個1萬余畝的澳洲龍蝦育苗房搬進了東林鎮。
澳洲龍蝦是名貴海水蝦種,在淡水中也能養殖。“蝦苗從出生長到3公分一般脫殼7次,脫殼期關乎龍蝦存亡。”楊新權介紹說,待蝦苗長至2到3公分,方離開“爸媽”到外塘生長。內地現有技術養殖的澳洲龍蝦存活率不到20%,臺灣則達到了90%。因此,榮達率先嘗試引進臺灣技術實現大棚育苗。
“除了技術攻關不易,澳洲龍蝦對水質、溫度、餌料等環境要素的要求也相當高。”石善宏透露,他曾率領專家到東林鎮實地考察不下十次,“我發現東林鎮水塘資源豐富,原有技術和設備配置成熟,更重要的是位于長三角腹地,離上海、杭州、南京等澳洲龍蝦的主要消費點非常近便。” 預計今年9月份,榮達養殖的20萬只澳洲成蝦就能爬上長三角城市市民的餐桌了,市場價約為60至120元一斤。眼下,上海銅川路的部分酒店、杭州多個水產批發商家已和榮達有了初步購銷接洽。
石善宏還有更大的“雄心壯志”:牽頭成立澳洲龍蝦養殖合作社,把東林鎮3000畝水塘利用起來,吸納周邊農戶推廣養殖,量產后既推動全鎮水產行業的轉型升級,又能讓龍蝦端上長三角城市乃至全國尋常百姓的餐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