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茂名市充分發揮資源、區位優勢,搶抓機遇,并取得顯著的效益,“中國羅非魚之都”品牌進一步擦亮。具體體現在:
一是有效地促進了農戶增收致富。帶動了全市約3萬農村勞動力就業,間接從事羅非魚相關產業的達10萬人以上,人均純收入超過 1.5 萬元。這是農民收入最多、風險最小的一個產業,最受廣大農民歡迎。
二是全面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全市羅非魚養殖面積 23 萬畝,其中利用低洼田、旱坡地、山塘、小水庫開挖或改造的約 21 萬畝,占羅非魚養殖總面積的 90% 。正是這一羅非魚產業,使全市宜漁的低洼田、旱坡地、大小山塘水庫得到有效開發,使往年十種九不收的田地獲得了好收成,使從前功能單一的大小山塘水庫成為全市羅非魚生產的寶貴資源,既保住了灌溉田地,又養成了千萬斤優質羅非魚。羅非魚養殖戶心中都有一盤明白賬:每畝水面的羅非魚可獲純利潤 1500 至 3500 元不等,每養一條尾重 1 公斤 的羅非魚甚至比養一只雞利潤還好。羅非魚養殖完美地將“ 金三角 ”區域低產田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三是成功打造了國際品牌,成為茂名市農產品出口創匯的一個重要產業。茂名羅非魚在國際同行上頗具名氣,我國出口羅非魚的原料原產地,有不少標示為“ 廣東茂名 ”。僅去年全市出口羅非魚10946.7噸,3947.8萬美元,羅非魚總產量約占全球的 1/12 ,意味著當人們消費 12 條羅非魚時,可能其中會有 1 條是茂名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