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禁漁期內,長江下游只允許持有捕撈證的漁船捕撈風鱭(鳳尾魚)和刀鱭(刀魚)。
“江刀”洄游堪稱悲壯
自2002年起,每到刀魚洄游繁殖季節,國家實行限捕。盡管漁政部門對特許捕撈船只使用的魚網有嚴格的規定,比如網目尺寸要求在4厘米以上,但少數漁民所使用的網眼最密處伸不進一個手指,刀魚幼苗往往被一網打盡。
從事長江珍稀魚類資源研究的水產專家崔一新直言,10年限捕,更像“追捕”。每年清明節前后,刀魚上市時,漁民在江面布下天羅地網,除使用正規的捕魚船外,還使用違規的小拖網、深水網和插網捕撈刀魚。崔一新說,刀魚每年從東海逆流而上洄游長江,經過長江江蘇段及安徽大部分江段,甚至洄游到鄱陽湖湖口進行產卵;刀魚產卵后,秋季將順流返回近海生存。由于刀魚游速較慢,時速約1公里,多數刀魚在沒有產卵或在洄游時就被捕撈。
刀魚價格持續“走高”,說明長江刀魚已越來越少。對此,崔一新呼吁:每年長江禁捕期間,應取消長江刀魚的特許捕撈證,全面禁止捕撈刀魚。
他認為,禁漁雖不治本,卻能延遲漁業資源被破壞的時間。當然,全面禁捕只是暫時之舉,只需五六年時間,長江刀魚就會大量恢復。否則,長江里將有可能失去刀魚這一珍稀物種。
全省限發刀魚特許捕撈證
今年,江蘇刀魚特許捕撈從3月1日開始至4月20日結束,一共51天,全省共發放刀魚捕撈證700多張。省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700多張特殊捕撈證,是在嚴格核定我省漁民數量的基礎上,由長江漁業資源委員會負責發放的。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前幾年禁漁期間發放給我省的特殊捕撈證,數量遠不止這個數字,最早是1020張。近幾年,考慮到長江刀魚大幅減少,長江漁業資源委員會大量縮減發放給沿江各省市特殊捕撈證的數量。但考慮到漁民的生計,發放給沿江各地的特殊捕撈證只能逐年縮減,不可一步到位。否則,沿江漁民將面臨生活之困,引發社會矛盾。
據了解,我省漁民中仍有許多在陸地上沒有家、世代以捕魚為生的“連家船”漁民。漁民王柯說,每年春季捕撈鳳尾魚和刀魚的收入要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如果這一季收入沒有了,就會影響全年的收入,造成對全家人的生活影響。
實行禁捕,不可忽略漁民生計
記者對南京八卦洲3戶漁民采訪發現,禁漁期間,他們普遍不知道干什么才能賺到錢。
“我們也想去打工,可去做什么呢?一出門,啥都不會干。出個苦力吧,人家也要長工。”漁民李順說,他年近50歲了,畢竟這輩子打慣了魚,再去干其它活有些不太習慣。
漁民張政雖出去打過工,可不久又選擇了窩在家中。他說:“農民種上莊稼,可以再外出打很長時間工。我們不行啊,才干幾個月,就要著急往回趕。漁民嘛,不打魚又能去干什么呢?”
采訪中記者發現,受常年漂泊江面等影響,漁民們的圈子很小,大多是一代傳一代,幾輩靠打魚為生。許多漁民一直隨著父母在江面上打魚,生活方式與陸地上完全不同。
“漁民既做不到農民的自給自足,又不像城市居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針對漁民介于農民和城市居民之間這一特殊群體,長江禁捕切勿"一禁了之"。全面禁捕,漁民生計堪憂,政府和社會各界應關注這一"被遺忘的角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顧波表示。
禁漁期間,政府和漁業部門應保障漁民的生活。記者從南京市農委了解到,此次禁漁涉及到南京漁民722名,政府將在禁漁期3個月內提高漁民的每月生活補貼標準,所有補貼將直接打入漁民專用的銀行卡內。其中,下關、江寧區的324名漁民每月生活補貼由400元提高到500元,浦口、六合、棲霞區的398名漁民由300元提高到380元。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