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案值高達6.4億元,涉案嫌疑人50名,幾乎致當地水產行業全部“淪陷”的“洋海鮮”低報價格走私案,在海關總署統一開展的“國門之盾”行動中,被上海海關一舉告破。此案系近年來中國海關查獲案值最大的進口水產品走私系列案。今天,上海海關揭開了水產品低報價格走私的行業潛規則。
20萬條電子數據獲取真實價格 近年來,上海口岸“洋海鮮”進口持續上揚,龍蝦、珍寶蟹、象拔蚌、黑蟹、鮑魚五種商品市場需求旺盛,價高量大。2010年至2011年進口總量就達3萬余噸。特別是當一些高檔水產品國外成交價格波動時,如A級象拔蚌近一年的價格短期漲幅就達40%,但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的批發價格卻沒有這么大的漲幅。且報關價格常年一致,與市場價格規律極不相符。這一現象引起了上海海關的警覺。
2011年11月,上海海關緝私局獲悉一條有關上?诎端a品走私的信息。隨后,緝私局辦案人員在近半年時間內排查梳理了大量信息,以及20多萬份電子數據,終于掌握了進口水產品的成交價格等一系列證據,并鎖定了30余家重點嫌疑企業。
2012年3月11日至12日,上海海關緝私局分別在上海、北京、寧波、廈門、深圳、廣州、杭州、溫州8地同時展開抓捕行動。隨著一名嫌疑人從北京羈押到案,這起走私進口水產品大案抓捕行動圓滿完成,無一漏網。
三方相互勾結形成閉合走私鏈 據辦案緝私警介紹,此系列案中部分代理公司壟斷行業市場,操控報關價格,成為行業性走私的幕后操手。
上海海關在調查時發現,上?诎稄氖逻M口水產品經營的國內貨主達700余家,絕大部分為個體經營戶,而幫其代理通關的進出口經營單位卻只有上海運籌(連際)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魚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幾乎了壟斷了報關代理市場。而這4家代理公司為搶占國內客戶,賺取更大利潤,便通過低報價格、少繳稅款以降低進口成本。如低報象拔蚌價格35%至60%,珍寶蟹20%至45%等。
而針對一些原本打算合法進口的國內貨主,涉案代理公司則以如果按照實際成交價格申報,將引起海關對現有申報價格質疑,影響行業內其他貨主低報為由,拒絕接受其正常申報,迫使這些貨主只能放棄正常申報,陷入被動走私。在這些“龍頭”企業對報關價格的操控下,整個行業陷入不公平競爭的惡性循環。
此外,隨著中國每年進口量的持續上升,中國大陸已成為境外高檔海鮮供貨商必爭的市場。故一些境外供貨商和境內外商代表為了提高銷售業績,從中收取非法傭金,也紛紛以提供制作虛假報關單證業務,協助客戶傳遞真假兩套進口單證為服務賣點加入了走私行列。
低報價走私如“瘟疫”污染行風 低報價格走私如同“瘟疫”一樣,傳染了上海整個進口水產行業,并形成了“潛規則”。特別是一旦有公司走私得逞,就會讓行業內其他企業面臨壓力,最終讓一些原本想規規矩矩做生意的公司和人員也不得不“同流合污”,被迫加入走私行列。
記者在上海海關采訪此案時看到嫌疑人黃某的一份筆錄。黃某所在的魚盟公司是此次水產品走私案件中涉及案值最大的一家公司,提及參與偽造申報價格走私的情形,黃某悔不當初。
2008年大學畢業的黃某進入上海魚盟公司,銷售、送貨、報關,工作勤勤懇懇。一開始看到周圍水產公司采用制作虛假發票、低報價格、騙逃國家稅款來降低成本獲得利潤,心里有些不安,但耳濡目染,再加上身邊同事、老板都說是行業默契,故黃某在這條路上越陷越深。案發后,黃某被海關緝私警察帶走那天正好是他孩子滿月的日子。
遏制水產走私市場步入規范 打擊走私會不會使水產價格暴漲?這是令海關及當地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斗ㄖ迫請蟆酚浾呓瞻翟L了上海最大水產市場——銅川路市場,發現市場秩序井然,水產品價格平穩,并沒有因為海關打私而上漲,反而還有所下降。
據了解,這其中的主要是原因是,海關打私搗毀了中間環節的非法利益鏈條,境內采購商不敢貿然出手向國外訂貨,更不敢在供應大量減少的情況下,貿然提價。在進口高檔海鮮這個買方市場里,隨著正常貿易秩序的建立,市場價格趨于合理。
據了解,上海海關下一步將加大對報關行業的整治力度,打破少數代理公司壟斷操控市場,統一行業“定價”實施低報走私的畸形格局;充分發揮綜合治理合力,聯合工商部門共同執法,對無經營資格、未經工商注冊的國內貨主堅決予以取締。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